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提高项目团队的可协调性,打造优秀团队的七个特征

[ 日期:2019-5-10 ]

恒佳PMP培训中心

(一)项目团队如何拥有高的协调性?

案例正文:徐家龙最近被公司任命为项目经理,负责一个重要但不紧急的项目实施。公司项目管理部为其配备了7位项目成员。这些项目成员来自不同部门,大家都不太熟悉。徐家龙召集大家开启动会时,说了很多谦虚的话,也请大家一起为做好项目出主意,一起来承担责任。会议开的比较沉闷。项目开始以后,项目成员一有问题就去找项目经理,请徐家龙给出意见。徐家龙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表现自己的能力,总是身体力行。其实有些问题项目成员之间就可以相互帮助,但是他们怕自己的弱点被别人发现,作为以后攻击的借口。所以他们一有问题就找经理,其实徐家龙的做法也不全对,成员发现了也不吭声,因为他们认为我是按你说的做的,有问题你经理负责。 团队成员之间一团和气,“找徐经理去”、“我们听你的”成为了该项目团队的口头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貌似祥和和团结的团队在进度上很快出现了问题。该项目由“重要但不紧急的项目”变成了“重要而且紧急的项目”。项目管理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派高级项目经理张凤指导该项目的实施。
  请问: 该项目问题出在哪里? 徐家龙应该怎么做?

  分析:1.项目经理的定位

  我们先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就是项目中的总经理,总经理的职责是决策,领导。而不是关注所有的事情。本案例中的项目经理犯的错误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其根源最主要在于:1)项目经理定位不准2)团队无明确的沟通计划

  2.只竖向沟通不横向沟通显然不行

  作为项目经理,你应该要引导成员相互横向沟通后,无法解决的再竖向沟通或开会协商;这就好比民主集中制,要民主,也要有人说了算,案例中项目经理都是自己拿主意,但他不可能在每方面都是长处,长此以往,团队形成一种风气,压力全转移到项目经理处,项目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3.职责、团队、方法论

  一个成功的团队是指由不同技能,才华,工作风格和知识的成员组成的士气高涨的团队.项目经理的职责就是将这些人组成团队并激励他们. 项目经理的技能应包括技术技能和管理技能,坚实的技术基础能够在技术方面对团队起指导作用,管理技能有助于沟通和解决问题.管理技能不仅限于技术方面,还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估算能力,编制计划的能力,人际和沟通能力.所以本案例出现的问题本质是项目经理对自己的职责没有很好的认识,因此在管理团队的方法上也就走了偏路。问题从项目组成员形成了一个习惯(有事找徐...),失去了团队的协做意义,使团队的实际能力得不到体现;到最后使得项目进度出现严重延迟。


(二)怎样管理好一个团队 如何带领一个团队

创业之初,你该如何有一个完美的开端?首先你要让你的企业有一股凝聚力,这要从管理好你的团队开始。

        第一,要管理好自己,要成为一个优秀团队的管理者,自己在各方面一定要做得最好,是团队的榜样,要让大家对你信服.要把优良的工作作风带到团队中去,影响到每一位团队中的成员,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有海阔天空的胸襟,要有一个宽容的胸怀,给别人一次机会同时也是给自己一次机会,.用真诚去打动每一位成员。把团队中的成员当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看待. 

  第二,要在团队中建立好培训工作,把优秀的团队文化和游戏技能,在游戏中传授给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要知道,要想刀锋利,首先要把刀磨快,而丰富的团队文化和游戏技能培训,也是让团队成员在游戏中把个人能力发挥及至的最好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战斗力。

  第三,在团队中培养良好严谨的工作作风,要每一个学生成员明白,来这里是只是为了开心为了感情。不是为了谋个一官半职来而来的.要端正好良好的游戏心态。

  第四,人性化的管理,管理者和成员之间是要有人性化的,管理者要切身站在成员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想其之所想,忧其之所忧.及时的把他们的困难于以解决,协调好成员的情绪,以及建立好与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让成员感到这个团队是温暖的。是充满活的。                   
    第五,要让每个成员明白团队的目标,掌握好如何高效率的达到目标的方法,只有有了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                                                                                                     
   第六,作为管理者,其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做好指挥工作,要和成员形成良好的沟通,要培养好成员工作中出现什么问题及时汇报沟通的工作习惯,管理者通过个人的工作经验和阅历以及和上级的沟通,给出现问题的员工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处理好工作问题。


(二)我眼中的优秀的项目团队


文中的“我”,其实不是一个单纯的角色,它可能会包含多层含义,不管是我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还是我作为一名技术团队的普通员工,都会对自己的团队有一些期许,一些定义,一些要求,而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谈论的话题。希望这些思考能够对管理者或者求职者有些帮助。

团队的首先组成就是人,那我理想中的技术团队中的人应该是怎样的呢?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其实对于人这方面的把关我一直是非常严格的,对于进入到我团队里的成员,通常需要有以下品质,这就是我对技术人的理解。

1.好奇心。

你为什么做技术?一些人是为了糊口,一些人只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另外一群人,则是因为好奇心,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用技术来做很多神奇的事情,例如炫酷的动画?碉炸的算法?人工智能?游戏?物理引擎?漂亮惊艳的页面?想想你是不是因为这些技术而义无反顾的冲入编程大军的。我觉得这种编程才能持续的做下去,而不是捞一笔就走的心态,或者想着靠编程实现财务自由。有些同学在做技术一段时间之后,会开始迷茫,我觉得这时候回过头去看看你的初衷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初衷是平庸的,那我觉得你不适合做这行,如果是你的初衷是用技术探索应用价值,那我觉得你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想一想你的现在的价值点在何处?对于这个问题,前几天我发的一个朋友圈挺有代表性,这里贴出来:

2.持之以恒的学习。

我面试的时候通常会特别关注这一点,有时候如果实在看不到一个人对于持续学习的热情,我甚至直接生硬的问对方,“你业余时间会做些什么跟技术相关的事情”,然后得到的回答,通常是“看书”“看论坛”“看源码”。其实这就是敷衍了事了,这些事情只是一个程序员最基本的一些学习方法,我其实想知道的是,你是如何“持续学习”的,你看过一篇文章之后,对于其中涉及的一些知识点,你如何去强化?如何去实践?甚至如何引入到工作中来?你的工作或者是项目都做得平平无奇,那你看书看论坛都是在看什么呢?看了之后又解决了什么问题? 

3.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

最基本的,你在遇到技术难题的时候,如何解决?google?爆栈网?这些是最基本的,你如何判别一个解决方案的正确性?你如何一步一步分析问题?如何debug你的代码?然后,解决问题之后,你做了什么思考?是否是你的知识面有问题,需要系统补充下某个方面的技术点?你是否研究了它周边的知识?写一篇博客,备忘顺便分享给网友?这里又涉及到知识管理的方面。总之每次遇到问题其实都是一次对你的知识面的扩充时机,最终这些都会变成你的经验。在工作多年之后,这些潜移默化的知识会让你能够快速对一个问题作出判断,会在你脑海中形成一套体系,帮助你快速分析和解决问题,不管是你的方向是架构师,还是业务leader,都需要这些能力。

通常,你做事的方式态度,就决定了你的未来。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具备这些素质?最终目的都是通过这些细节发现一个人的潜力:好奇心决定了你能在技术这条道路上走多久;学习方式决定了你能够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高;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则决定了你能否形成方法论,成为一位真正的资深工程师。

除了上述的三点,对于团队中的人,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我还期望有这些关键字:

乐于分享,让我可以被动扩充知识面;
和善真实,不为人情世故操心专心做个写代码的美男子;
牛逼哄哄,让我大开眼界的牛人那是最好不过的,光听那些名词就足够我出去吹半天了,对于开阔思路视野有奇效;
人满足需求了,接着讲我理想中的团队是什么样的第二部分:事。

1.团队是否在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成长?

我见过很多团队,基本没有“管理”。所谓管理,不是说有个老大管着你,指挥你做这个做那个,而是你这个团队是否有“目标”“规划”“预期”。就如最近面试的一些比较优秀的同学一样,他非常关注我们团队的“管理”,会提出一堆关于此方面的问题,这就是他对团队的一种期许,你的团队是单纯的实现业务?还是有所规划?你理想中的团队架构是如何的?人员分配如何?技术栈如何?规范如何?流程如何?现在有何不足,作何改进?这些其实就是对“管理”的拷问。一个有管理思路的团队,经得起这些拷问。而这些拷问,其实关注点主要就是你的团队是在健康成长,还是放养或者原地踏步?如果进入没有方向的团队,恐怕自身的成长也不会有大的进步。

2.团队做事方式是否规范?

近一年,我对团队管理最大的方法论也是指导方针,就是规范化。这里的规范化有几种含义。

代码规范,这个不用多说,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达成的,方法可以有eslint等,加上定期的代码review,以及团队内的规范文档等。
方法规范,如何引入新技术?多人开发如何进行?如何保障代码可用性?如何保障发布安全?如何有效利用日志?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形成方法论,有一套流程来保障。例如引入新技术,我们需要 调研试用 - 产出优劣报告 - 产出脚手架 - 多人review脚手架 - 分享+文档 - 新项目试验 - 问题总结分享 - 优化 - 全面投入使用,过程中会要求一些产出,目的都是为了评估好优劣,并且形成一套规范,而不是随意引入一些不可控的技术。上面提及的其他问题,我们都会形成自己的一套规范,落地分享和文档,跟踪执行。这就是团队规范的方法论。
流程规范,一个需求如何产生?如何评估其用户价值和可行性?如何进入开发手中?如何排期?是否有完善的项目管理流程?测试发布如何进行?一个团队的开发如果是乱哄哄没有标准秩序的话,开发会很累,这些其实是项目经理的职责,从开始对需求的把关,到产品经理的把关,到交互视觉把关,到技术方案排期评估,到联调跟进测试发布。做好不易,做不好大家就会很累。
规范化的最终目的,一个是提高开发效率,另一个是确保团队开发的可持续性,减少“坑”出现的几率。这些问题通常是创业公司技术团队的通病。

3. 共同成长和价值定位

以我团队为例,最近在做一个事情,全公司公用组件的开发,这个事情我不准备让负责架构的同学去做,我将其分解为两部分: 架构组的事情:制定组件规范,制定脚手架,把关代码质量,出标准组件的实例,推动计划进行,文档和组件索引网站等。 业务组的事情:根据架构组的周边和规范分工实现组件。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分工达成两件事情:架构组发挥其作用让事情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业务组的每位同学都能知道一个标准组件是怎样产出的,都了解npm是如何管理组件的,组件的周期维护是如何的,更通过严格的review通过制度来让大家共同成长。 可以看到这件事情的三个意义:一,让大家共同成长;二,大家各司所致,找到自己在整件事情中的价值定位;三,事情本身推动了团队开发效率,这是其最基本的价值。

作为一个个人,其实对团队的期望大体还有:

有足够的挑战,有机会接触各种问题并解决以此获得经验积累。
团队认可我的价值,而不是把我当成工具来使用。
团队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
结语

其实今天还跟大家讲,为什么做分享,很难做一些方法论或者是管理思路的分享?一个是因为还不够成熟,大家都在摸索;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方法论其实就是一句话或者几句话,更重要的是执行到位,否则说出来都会很虚,但是团队到了一定阶段之后,一定要有目标和方法论,否则还是原始的行军状态,大家都会迷茫,内耗也会非常高。其实这些总结也是挺虚的,但是算是我内心对团队和人的一些见解。


(三)好团队必有的7个特征


一个好的团队,究竟具备什么样的特征?什么样的团队,才是好团队呢?
以下这7个特征,可以是很好的衡量标准!

1、明确的团队目标
一个好的团队,大家一定有共同的,明确的目标是大家都认可的,是一面旗帜,大家都朝着旗帜的方向前进。
2、共享
一个好的团队,就在于团队成员之间,能够把为了达成团队共同目标的资源、知识、信息及时地在团队成员中间传递。以便大家共享经验和教训。
3、不同的角色
好的团队的特点就是大家的角色都不一样,每一个团队成员要扮演好自己特定的角色,角色的互补才会形成好的团队。
4、良好的沟通
好的团队首先能够进行良确   好的沟通,成员沟通的障碍越少,团队就越好,这也是每一个处在企业中的人深刻体会
5、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现在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实际上是要求企业中要有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于企业就像世界观对于个人一样,世界观指导个人的行为方式,企业的价值观指导整个企业员工的行为。
6、归属感
归属感是团队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当成员产生对团队的归属感,他们就会自觉地维护这个团队,愿意为团队做很多事情,不愿意离开团队。
7、有效的授权
这是形成一个团队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有效的授权,才能够把成员之间的关系确定下来,形成良好的团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