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案例分析重点题(二)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案例分析重点题(二)
案例描述及问题
某信息系统项目包含A、B、C、D、E、F、G、H、I、J十个活动。各活动的历时、成本估算值、活动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
【问题一】(10分)
(1)请计算活动H、G的总浮动时间和自由浮动时间。
(2)请指出该项目的关键路径。
(3)请计算该项目的总工期。
【问题二】(3分)
项目经理在第9天结束时对项目进度进行统计,发现活动C完成了50%,活动E完成了50%,活动G完成了100%,请判断该项目工期是否会受到影响?为什么?
【问题三】(10分)
结合问题2,项目经理在第9天结束时对项目成本进行了估算,发现活动B的实际花费比预估多了1000元,活动D的实际花费比预估少了500元,活动C的实际花费为2000元,活动E的实际花费为1000元,其他活动的实际花费与预估一致。
(1)请计算该项目的完工预算BAC。
(2)请计算该时点计划值PV、挣值EV、成本绩效指数CPI、进度绩效指数SPI。
【问题四】(3分)
项目经理对项目进度、成本与计划不一致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制定了改进措施。假设该改进措施是有效的,能确保项目后续过程中不会再发生类似问题,请计算该项目的完工估算EAC。
答题思路总解析
从本案例后提出的四个问题,我们很容易知道:该案例主要考查的是项目的进度管理和项目的成本管理。本案例后的四个问题都是以计算为主,【问题一】主要考查考生对关键路径法的运用;【问题二】主要考查考生通过数据来比较项目计划和实际情况的差异;【问题三】和【问题四】主要考查考生对挣值技术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案例难度:★★★)
【问题一】答题思路解析及参考答案
一、答题思路解析
首先根据表格中活动名称和依赖关系,画出项目进度网络图。然后,采用关键路径法找出项目的关键路径。关键路径法的核心就是采用顺推法和逆推法分别计算出项目中每一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ES)、最早结束时间(EF)、最晚开始时间(LS)和最晚结束时间(LF)。首先,采用顺推法,按活动之间的逻辑顺序,从前往后推算出每一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早结束时间(EF)(我们约定从第0天开始计算,那么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 = 最早开始时间 + 工期);利用顺推法,在没有推错的情况之下,最后一个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就代表着本项目的工期(因为项目进度网络图中第一个活动和最后一个活动一定在关键路径上。如果项目的最后一个活动有并列多个,则项目工期自然就是这些活动中最早结束时间最大的那个值)。然后再逆推,逆推法是从项目最后一个活动开始,反向将每个活动的最晚结束时间和最晚开始时间一一找出来(由于我们约定从第0天开始计算,因此最晚开始时间= 最晚结束时间–工期)。采用逆推法时最后一个活动的最晚结束时间等于该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即项目的工期)。(如果项目的最后一个活动有并列多个,则这些活动的最晚结束时间都等于这些活动中最早结束时间中的最大值)。关键路径即为活动总时差(活动总时差 = 活动最晚开始时间–活动最早开始时间 = 活动最晚结束时间–活动最早结束时间)全为“0”的那(几)条路径。
这样,我们根据“案例描述及问题”中表格内的数据信息,画出项目进度网络图,采用关键路径法,通过顺推和逆推,找出各活动最早开始时间(ES)、最早结束时间(EF)、最晚结束时间(LF)和最晚开始时间(LS),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很容易知道,项目的关键路径是ABCIJ和ADEHIJ,项目总工期为17天。根据总时差(总时差 = 活动最晚开始时间–活动最早开始时间 = 活动最晚结束时间–活动最早结束时间)和自由时差(自由时差 = 后续活动最早开始时间–当前活动最早结束时间;如果一个活动有多个紧后活动,那么该活动的自由时差就是相对于后续多个紧后活动自由时差最小的那一个)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活动H和G的总时差分别是0天和3天,H和G的自由时差分别是0天和3天。(问题难度:★★★)
二、参考答案
(1)活动H的总浮动时间是0天,自由浮动时间是0天;活动G的总浮动时间是3天,自由浮动时间是3天。
(2)该项目的关键路线路径是ABCIJ和ADEHIJ。
(3)项目的总工期是17天。
【问题二】答题思路解析及参考答案
一、答题思路解析
根据【问题一】的答题思路解析,我们知道按计划到第9天结束时,活动E应该全部完成,而实际上只完成了50%,而E活动又是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所以将影响工期。(问题难度:★★★)
二、参考答案
因为按计划到第9天结束时,活动E应该全部完成,而现在只完成了50%,而E活动又是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所以将影响工期。
【问题三】答题思路解析及参考答案
一、答题思路解析
根据【问题一】的答题思路解析和【问题二】给出的相关信息,我们知道,截止第9天末计划应该完成的工作有:活动A、B、D、E、F、G应该全部完工,活动C应该完成一半,因此PV应该是16500元(2000+3000+5000/2+3000+2000+2000+2000)。截止第9天实际完成的工作有:活动A、B、D、F全部完工;活动C完成了50%,活动E完成了50%,活动G完成了100%C应该完成一半;活动H、I和J还没有开始,因此EV应该是15500元(2000+3000+5000*0.5+3000+2000*0.5+2000+2000)。项目的完工预算BAC是27000元(2000+3000+5000+3000+2000+2000+2000+3000+2000+3000)。实际成本AC是15500元(2000+4000+2000+2500+1000+2000+2000)。CPI=EV/AC=15500/15500 = 1;SPI=EV/PV=15500/16500=0.94。(问题难度:★★★)
二、参考答案
(1)
BAC = 2000+3000+5000+3000+2000+2000+2000+3000+2000+3000 = 27000(元)。
(2)
PV=2000+3000+5000*0.5+3000+2000+2000+2000=16500(元)
EV=2000+3000+5000*0.5+3000+2000*0.5+2000+2000=15500(元)
AC=2000+4000+2000+2500+1000+2000+2000=15500(元)
CPI=EV/AC=15500/15500=1
SPI=EV/PV=15500/16500=0.94。
【问题四】答题思路解析及参考答案
一、答题思路解析
该问题是需要我们计算非典型偏差情况下的EAC。非典型偏差情况下的ETC = BAC- EV= 27000 – 15500= 10500(元),EAC = AC + ETC= 15500+10500 = 27000(元)。(问题难度:★★★)
二、参考答案
EAC=AC+ETC=15500+(27000-15500)=2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