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需要事必亲躬吗?
汉文帝有一次问宰相陈平和周勃,天下有多少诉讼的案件、有多少钱粮,陈平和周勃都答不上来。陈平多智,说:“这两事各有专职,陛下不必问臣。”文帝说:“这事何人专管?”陈平回答说:“陛下想知道诉讼案件,请问廷尉;钱粮出入,请问治粟内史”。
文帝不高兴了,问道:“照此说来,究竟你主管何事?”陈平叩谢说:“宰相的职任,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抚万民,明庶物;外镇四夷诸侯,内使卿大夫各尽其责,关系很是重大。” 你对陈平的观点怎么看?高层领导是否应知道具体事务?
陈平这段是经典之语,在治世的时候是很适用的。因为治世外部环境比较稳定,组织结构框架相对确定,各个官职对于自身职责也比较了解,所以可以各司其责,天子垂拱而治。汉初君王和主要的统治者受黄老学说影响比较大,因此陈平的说法与当时的思想主流比较接近,为汉文帝所接受。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陈平的这个观点未必适用于所有的情况,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稳定,有利于风险控制。如果处于乱世,组织结构就不能完全按照这种方式来设置,往往上级需要很了解下级的情况,以防在突发情况下也需要亲力亲为。而且在外部环境变化多端的情况下,组织的结构需要扁平且灵活,目的是快速应变,而不是追求单纯的稳定。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在开国的军旅生涯中,往往身临第一线,查看敌情和地形,才能掌握最新的情况和信息,做到有效决策。
总结来看,在外部环境变化不大,组织对于目标的理解比较一致的情况下,需要设置相对确定的组织结构框架,就如同陈平所说的“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抚万民,明庶物;外镇四夷诸侯,内使卿大夫各尽其责”,辅佐一把手做好副手;
在外部环境变化比较大,组织对于目标的理解不明确的情况下,组织结构需要扁平且灵活,能够快速应变,掌握第一手资料,听得见炮火,才能指挥战斗。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已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认证考试机构。
PMP的报考所需条件如下:报名考生必须具备35小时以上项目管理PMBOK学习或培训经历,并出示相关证书复印件。
1.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36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2.不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