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执行与监控过程组概述

[ 日期:2020-4-14 ]

恒佳PMP培训中心

关于执行与监控。这两部分,是不太容易分开的,所以放在一起来学习。

在形成了《项目管理计划之后》,接下来就是按照计划来执行,首先是获取相关资源等基础工作,包括:“9.3 获取资源”,也就是从职能部门招聘项目员工;然后“9.4 建设团队”、“9.5 管理团队”,打造一个规范、成熟、协作的项目团队;

如果需要对外采购,就要执行“12.2 实施采购”,对外招标,签署合同/协议,和卖方建立合作关系,由卖方来提供资源。

上述作为基础的保障任务,是要优先执行的。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工作,作为一个项目,无论启动多么正规、规划如何严谨,如果执行不到位,那都是失败。执行中最关键的任务是“4.3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这是整个执行的核心。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就是项目经理带领团队,按照项目管理计划,开展项目工作。然后得到三个关键的输出:可交付成果、工作绩效数据和变更请求。

第一,项目经理带领团队,按照计划做出来了可交付成果,然后交给“8.3 控制质量”,也就是经过公司质量控制部门,对照质量指标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合格之后,形成《核实的可交付成果》;然后交给“5.5 确认范围”,由发起人及客户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就成为《验收的可交付成果》;最后经过“4.7 结束项目或阶段”,形成《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的移交》,移交给最终客户。这就是完整的成果交付过程,简称三部曲“质检-验收-移交”。

第二,在“4.3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过程中,还需要记录《工作绩效数据》,也就是每天工作情况的原始数据,这将作为项目报告与沟通的基础,以便相关方及时掌握项目状况。过程如下:

1、执行过程中,记录下工作绩效数据,这个数据,就是原始数据,比如,今天做了哪些工作,花了多少钱等等。

2、将数据输入给一系列控制过程,主要包括:5.6 控制范围、6.6控制进度、7.4控制成本、8.3 控制质量、9.6 控制资源、10.3 监督沟通、11.7 监督风险、12.3 控制采购、13.3 监督相关方参与。

在这里,范围数据交给5.6;进度数据交给6.6……,然后形成了各自的《工作绩效信息》。工作绩效信息,就是把数据和计划/基准进行对比之后得到的偏差。

3、汇总各个工作绩效信息,交给“4.5 监控项目工作”,整理之后,得到工作绩效报告。工作绩效报告,就是把各项信息汇总之后得到的项目综合情况。

4、工作绩效报告,交由“10.2 管理沟通”过程,来和相关方进行沟通。报告的目的,就是让相关方了解项目的总体情况。

第三,执行过程中,以及所有的监控过程中,都会发现,实际工作与计划存在偏差,或者相关方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时候就要发起变更请求,包括四种: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缺陷补救、更新。然后交给“4.6 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进行变更的记录、评估、批准、重新计划等工作,产生出来《批准的变更请求》,再交由4.3 来执行。

上述,就是主要的执行过程,监控包含在了其中。

除此之外,还有两项工作:1是把风险应对计划落实,就是“11.6 实施风险应对”;2是“4.4 管理项目知识”。其中:11.6是把规划阶段准备“规避、转移、减轻”的风险,对应的措施执行到位;4.4 是在执行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教训,记录在《经验教训登记册中》

这就是执行&监控两个过程组的主要工作内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