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中,有一个模块谈的是项目经理的素质要求,其中,有个比较有趣的测试题:作为一个项目经理,现在,你手头有四类事情需要你来处理,请给这四类事情排个序。
第一类: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
第二类: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第三类: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
第四类: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
大家很快就能将排序第一和排序最后的事情确定下来:
1、首先处理的肯定是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
2、最后处理的一定是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
测试题的核心出在第二类和第三类事情的先后安排上
到底是先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还是先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呢
这个题目,是考核项目经理的
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是要角色代入的
很多时候,测试题的结果都是先做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占了上风。不过,遗憾的是,这个答案错了。
为什么我们总习惯先做紧急不重要的事情
做出这样的排序,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对时间敏感。
比如,当我说:“这个文件很重要,请认真完成!”“这个文件明天下班前就一定得完成!”
你会先处理哪一件?是不是第二件?
因为在第二句话里,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线,这个时间线的存在,就会潜在的影响你的决定;
我们对时间很敏感,自然而然的,我们就会对有时间压力的事件更在意,更重视。
但遗憾的是,这个普遍存在的习惯并不是一个好习惯
无数的管理者都会告诉你
想把自己的时间高效利用起来
就一定得强迫自己先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
为什么有些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我还是得先做呢?
可能有这样一种情况;
“老师,你说的不对啊,比如这个事情,领导说明天要完成,我觉得不重要,但是很紧急啊,肯定还是得先干啊,要不,我们领导肯定会给我点颜色看看哦”
其实,这种情景很常见,但如果因此怀疑正确的排序,恐怕是你误会了一个实际情况:领导要你明天完成的工作,可不是什么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即便你觉得再不重要,这个事情在分类上,也是重要且紧急的事儿
事件的性质到底属于第几类,不完全是你本人说了算的。
所以,在对自己要做的工作进行分类时,不要只是针对事件自身的性质进行分类,还要考虑事件的来源,事件成果的影响等综合因素。
即便你的公司是做世界上定级高大上产品的现代高科技公司,陪你的领导斗地主,也许仍然是对你而言,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了
先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其实是个经验总结
好了,搞清楚怎么分类后,为什么要如此排序恐怕大家也就好理解了
先做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先做紧急的事情
这不是一个公理定律,而是从实践中发现的一个规律。
规律表现在这样几种场景中:
1、如果你习惯于先做紧急的事情,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时间,总是会被想象不到的突发意外打断,你将很难聚焦、或者关注在你的核心任务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工作后,就很难静下心去学习的一个原因。长此以往,作为项目经理,你可能会变成一个‘’救火员“,而作为普通员工,你真的可能一直就普通下去了。
2、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是属于危机类型的,是必须要全力投入尽快完成的。而预防危机,就一定要先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因为从概率统计上看,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演化成重要紧急的概率,要远大于紧急不重要的事情
3、随着你的管理岗位的不断提升,你面临的事件,你需要应对的事件将越来越多,不强迫自己克服时间压力,去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恐怕,你很快就会疲于应付了。这也就是大家平时能看到的,为什么管理层的位置越高,就越难看到他着急了。
理解了这个理论的意义后,在安排你的下属,联络你的合作伙伴,找你的同事沟通工作时,可以讲时间线尽量说的明确清晰,把时间压力压给对方,当然不是让你吵架了,你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
PMP作为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考试,已在国际上树立了其权威性,PMP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项目管理职业已成为美国的“黄金职业”。在中国许多媒体已把PMP称为继MBA,MPA之后的三大金字招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