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项目信息管理相关问题

[ 日期:2020-5-9 ]

恒佳PMP培训中心

一、什么是项目信息?

顾名思义,项目信息就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过处理的数据。这个定义呢,其实说不说的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我把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数据梳理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1、流转类信息
2、知识类信息

流转类信息,就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收集、传递、加工处理或者审核审批的数据,多数情况下是管理信息。

比如,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后,需要将进度计划提交至管理层,经审核审批后正式发布,这个过程中,进度计划就可以被认定为流转类信息;而在项目控制工作中,所有收集的项目状态数据,都可以算是流转类信息。

对流转类信息,信息管理的目的重心肯定是放在流转程序的高效快捷上,而这一点,显然是和企业及项目的管理机制直接相关的;

知识类信息,指的是在项目中涉及到的有关技术的全部数据,还包括部分的管理信息,而这部分管理信息,是项目中希望沉淀、积累下来的重要数据。
对知识类信息,则重点会放在信息的存储和调用上,这一点,将取决于企业/项目的知识平台建设水平。

二、什么是项目信息管理?

基于理论,项目信息管理包括四个基本步骤:

1、信息收集
2、信息传递
3、信息加工处理
4、信息使用

体现一个项目,或一个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高低,并不是看企业到底用了多少信息管理平台,用了多少管理软件,而应该是从根本上判断上述这四个步骤,企业的管理水平到底怎么样。

信息收集水平:

指的是两个方面,项目是否明确了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收集多少信息?收集哪些信息?
另一方面,是否针对每一类信息,明确了由谁来收集?这两个问题都清楚,那么信息收集水平就相当高了

信息传递水平:
这一点很直接,就是收集到的信息传递效率如何?而效率这个词,在这里,专门指的就是传递的速度和传递的质量。

其实,大多数的信息管理平台,解决的就是传递效率问题,通常,我们传递信息的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会表现在传递途径混乱无序,传递方式低级,而好的信息平台,在建立传递通道时,是一定会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的,平台一旦建成,就固化了信息传递的路径和方式,规避掉了因为个体水平不统一带来的效率不稳定,或不规范。

不过,用信息平台固化传递通道,是把双刃剑,用的好了,效率就会很高,用的差了,就会给企业带来大量无效的管理工作。

信息加工处理:
这一点做的好不好,取决于企业在针对收集传递过来的信息,用什么方式分析处理。

举例而言,我们希望控制项目进度,所有要求项目团队中的所有成员,在每周五都把自己负责的项目任务进展情况提交上来,但是,当你收集了大量的任务进展后,到底怎么分析?这就是为什么学项目管理,不单是要学管理理念,还要学习一些方法工具,大多数情况下,方法工具就是用来处理项目信息的。

信息使用:
就目前而言,这一点的水平高低,除了指如何用加工后的信息进行决策、管理外,还特指企业是否会将关键的知识信息以科学的方式存储起来。

举例而言,我曾经在前面的课程里讲过风险管理,当时我说,风险管理水平高,首先将显现在能识别多少风险,而能识别多少风险,则取决于企业是否积累过项目风险。

而如何积累项目风险?这就会回归到信息的存储上了,显然,把一个项目的所有数据一股脑的存到硬盘上,根本不是信息使用存储。真正高效的信息使用和信息存储,是将信息按照需求合理分类,存储后能形成信息代码,方便后期调用。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
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

PMP作为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考试,已在国际上树立了其权威性,PMP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项目管理职业已成为美国的“黄金职业”。在中国许多媒体已把PMP称为继MBA,MPA之后的三大金字招牌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