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PMP培训学习过程中的误区

[ 日期:2021/10/29 ]

恒佳PMP培训中心

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指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作为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考试,已在国际上树立了其权威性。

PMBOK不仅仅只是给你一个证书,更多地是一套体系化的指南,告诉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参考这样的思路去解决。往往在日常工作的关键时刻,PMNOK里的内容会像弹幕一样常常出现在脑子里,真的非常有帮助!

PMP学习及备考过程本身也是一个项目,而项目章程就是PMBOK,作为一本知识体系指南,其中涵盖了比较广泛的知识内容,有相当大的信息量。不过无须紧张,就用PMBOK推荐的项目规划方法,‘渐进明细,滚动式学习’。

每看一遍书我们需要有所得,并且每一遍书的目的和效果也不尽相同。根据老师的经验至少看三遍以上,第一遍,在报名培训班后到开课前,零基础情况下的通读,这就是成功通过PMP考试的开始。这遍通读中会遇到很多不理解、不明白和困惑的地方,适当做好笔记,在将来上课时,我们就会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的过程就不仅是听故事,而伴随了一个解惑的过程。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听课的效率,而且对PMBOK的理解深入一个层次。

第二遍,开课后对于上课内容及时消化,个人认为这是再次精读PMBO的黄金时期。刚上完课的内容记忆犹新,抓紧找个机会通过看书消化课堂内容。在老师讲课的指引下,通过本次同步通读慢慢开始对PMBOK内容有了一个系统且准确的理解。

第三遍,通过前两遍的顺序通读后,开始模拟考试。在这次检验中会反应出我们对于各个知识领域的掌握情况。而本次精读就是根据我们的薄弱环节排序,从最薄弱的开始逐个再次精度PMBOK相关章节。

做题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通过题目,慢慢理解PMP考试如何将PMKBOK的知识转化为题目考点。以最终能达到审题后便能分析出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根据老师传授的经验,将模考题对应的考点在书中作出标记,通过一定的积累便可以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

上课录音回听,利用上下班路上等一些零星的时间。这个过程主要能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每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尤其是些上课老师将的故事,最初上课也许就更多注意了故事本身忽略了与知识点的联系;而经过了一定的复习积累再来听录音时,会更多将这些故事与知识做关联,这样能更深刻的记忆相关的知识点。

讨论,无论是小组讨论或者备考群的讨论,我们同样会有新的收获。如同投标人会议的效果,在讨论过程中其他学员提出的疑问可能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这是一种很好的互补学习方式,而且往往通过讨论的知识点会记忆非常深刻。尤其是当我们帮助解答其他学员的疑问时,在PMBOK中寻找确凿证据的过程本身也是加强自己对相关知识的学习。

ITTO及数据流向图,这是解答那些‘接来我们该做什么’题目的利器。ITTO的信息量非常大,要完成背下来并不容易。我们可以通过优先记忆有标志性的或有一定逻辑关系ITTO来展开,同时总结一些共性来帮助记忆,比如搞明白绩效数据、绩效信息、绩效报告的关系也就记住了相应输入输出的逻辑关系。

除了上面提到各种学习方法以外,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坚定的决心也不可少。

以下三件事不要做,只有这样才可以轻松地通过考试。

1、听课,一切随缘,记住多少算多少!
2、作业,抱歉,没来得及做。
3、复习,正在渡劫,没空理你!

以上三个行为,千万别做!!!

作为一个刚入门的项目管理人员,学不到精髓不说,而且事倍功半。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考试前一周看书才看出感觉是什么滋味,那种焦急,那种慌张,想来都紧张。

听课时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要制定合理的读书计划,这个合理,是指自己能够做到并且有效。

牢记+实践读书方法和作图方法,所有不实践的方法都是耍流氓,上课的时候觉得神奇嘛的方法,往往在一个人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怎么回事儿。

输入别人的知识输出自己的总结,别人告诉你的永远是别人的,自己总结的才是自己的。成年人最擅长的就是把听不懂的变成自己能听懂的以及能理解的。

请结合自身经历,把PMbok里面的话,变成“人话”!,在整个参与培训学习的过程中,我更多体会到“原来之前的问题是可以这样解决啊”的感悟。

作业要按照商量好的计划,愉快地做下去,按时完成作业,规规矩矩地完成。布置什么作业,就做什么。让你看书就看书,让你画关系图就画图。执行自己的计划,自己签字画押的计划,跪着也要执行。

复习时遇事淡定,调整心态积极备考,其实做到前两样,考试前的复习就应该是得心应手,波澜不惊。要用开放的心态破题,最最重要的除了自己复习以外,和同学一起复习讨论也是非常重要的,闭关修炼一点都不可取。个人感觉冲刺的时候做题,会有一丢丢着急的心情,往往会死抠题目钻进死循环,自己破题往往会遇到瓶颈,越做题越错。这个时候,需要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学习,换个角度看问题,互相精进技艺方为上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