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O的三种思维修炼之路
PMO在一个组织中,作为一个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通过制定标准和流程,建立最佳实践,以降低风险来促进项目成功,为组织保驾护航。根据不同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发展阶段、项目管理成熟度,PMO可分为三种类型:支持型、控制型、战略型。
其中,支持型是PMO建立的初始阶段,主要为项目提供支持服务,这种角色以低调和辅助者的身份出现,容易得到认可,不容易引起太多的反对和权力之争。
支持型PMO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一头跳进琐事里,试图一切都亲力亲为,即便刚开始能得到成效,但并非长久之计。PMO需要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指导者,帮助项目团队成员提高和成长,最终提升整个团队的能力。但是,这需要PMO在思想上完成巨大的转变,而这点对许多人来说非常困难,因为指导和协调其他人跟你自己单打独斗不一样,很难抛弃旧的思维习惯。
本文以软件行业为例,对支持型PMO应具备什么样的管理者思维,提出3点思维方式,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逻辑与结构化思维
哈佛商学院第一批女学员,也是麦肯锡公司第一个女顾问芭芭拉·明托的代表作《金字塔原理》提出:结论先行,强调“总—分—总”或“原因—结果”或“事前-事中-事后”或“背景-现状-问题-分析-结论”等基本逻辑思维。基于目标主题,以上统下、归纳分组、逻辑递进,并对核心结论总结提炼,一字值千金。
PMO在拟定相关的项目管理规范时,首先通过“总则”、“项目管理框架”来强调规范目的,并通过“组织与职责”概要描述项目中涉及的组织及相应职责;其次,将“项目过程管理”中涉及的需求、立项、研发、上线、结项、变更等模块徐徐展开;最后,以日常管理及参考文档、模板结束。PMO拟定子管理办法时,可以结合规范的概述要点,按照以上统下的原则完成。
逻辑与结构化思维体现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可以是在拟定规范时、监控项目中,也可以在日常沟通中。例如,项目管理中某个治理专项的汇报,PMO可以通过“总分总”的逻辑思维,提高沟通的效率,避免“不耐烦”的汇报对象。具体步骤:第一步,结论先行,表明观点;第二步,依次阐释支持观点的要点A、B、C;第三步,再一次总结观点。这种观点+解决方案式的逻辑,比较适合较为正式、时间往往有限的场合。
二、追根究底求解思维
PMO遇到问题或答案模糊不清时,深入一线搞清楚,不要仅在办公室“坐而论道”,多到项目中,站在团队成员角度思考,要敢于讨论,善于总结某方面优势为我所用,讨论越多,业务水平和项目管理水平才会越高。重要的是,PMO讨论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单个问题,而是传递方法,共性问题提炼复用有规律性的东西,个性问题追根溯源防止再次发生。
例如,PMO在参与单个项目结项中,可以参考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4个步骤,求解复盘项目的得与失,而并非泛泛而谈,没有实质性收获。
多个项目结项后,PMO需要寻找项目共性问题,提炼成小贴士,推动规范与流程的优化,避免大家走弯路。这里也推荐一种寻找与求解共性问题的小方法:关键字归纳。以需求、成本、资源等作为问题大类,以流程规则、工具模板、培训宣贯等作为问题小类作为区分,遇到问题时进行记录,当多个项目都出现一类问题时,就可以归纳总结。
三、赋能与孵化思维
作为PMO,首先要保持耐心,因为无论是谁思维方式的改变都需要时间,别指望项目团队能一夜之间掌握项目管理的技巧,PMO需要在完成自身任务和指导团队之间寻求平衡。
正是基于此,PMO眼光要放长远,清楚自己的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需求和目标,同时了解项目团队运作时所处的事业环境,将每个团队成员的独立工作联系到一起,对团队成员进行赋能与孵化。此外,要懂得放权,指导项目团队按照规则执行,但细节由团队把控。
实际工作中,PMO可以参考吉尔伯特行为工程模型的顺序,从工作环境与员工自身两个方面,把握“先技控,再人控”的绩效核心。具体来说,第一步,PMO要赋能规范与流程,通过建立规则,保证各部门和人员按照统一的程序和方法处理工作,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有效减少冲突和资源浪费;第二步,PMO要赋能知识与技能,PMO最重要的赋能就是项目管理能力,包括项目范围管理、进度管理与质量管理等这些硬技能,也涵盖团队管理、沟通管理这些软技能。
管理者的思维和能力是务实的,不是务虚的,是实实在在产生真实作用的,不是空洞虚幻的无用理论。PMO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运用管理者的思维,落实到具体的事务中去,项目团队才会有质的飞跃,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PMP认证不分行业,适合任何领域行业的项目,是通用的项目管理理念。在自我提升、晋升、加薪方面都会对你有所帮助。PMP证书不受行业限制。不管是IT、建筑、制药、制造业,还是电信、金融、通信领域,PMP证书都受到广泛的高度认可。
PMP的报考所需条件如下:报名考生必须具备35小时以上项目管理PMBOK学习或培训经历,并出示相关证书复印件。
1.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36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2.不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