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最难的是什么?
本期分享中我们来探讨一个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经常在我分享结束的时候一些同学或者公司领导会来问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这么庞杂,那要是总结为一个点或者一个最有价值的建议是什么呢?或者对于项目经理来说最难的点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大家有问过或者有被问过吗?你的答案是什么呢?下面我结合一些实际场景案例来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引发你的一些思考,能够对你的项目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首先还是表明我的观点。我认为项目经理最难得是追求项目管理的成功,而不是单纯项目的成功。请注意我这里说的项目的成功是项目启动时预定的项目目标达成。一个项目的成功其实取决于多个方面,比如项目的环境、行业以及项目团队的专业能力等等。有过实际项目管理经验的同学就会发现实际工作中项目的进度往往不会按照预定计划去前进。现在这个世界变化太多了,可以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所以很多时候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都会面对大大小小的变更,有的是项目经理能搞定,有的已经超出了项目经理的管理范围。项目经理为了追求更高的成功率一直在寻找更加有效的方法,比如PMP、2、ACP等等。这也是敏捷项目管理能够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因为现在的变化越来越频繁。
反之如果一个项目中途夭折或者发生重大变更其实并不一定说明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工作是失败的,甚至项目管理是优秀的,因为这样有可能是为公司进行了有效止损甚至价值扩大化。比如你在推进项目过程中发现了更加高效的方案,经过与重要相关方的沟通协调虽然进行了项目重大变更但是项目管理是非常成功的。
总之如果项目经理没有想明白这个关键问题,也就是项目管理最终追求的的问题。无论用哪种方法项目经理都解决不了自己的项目管理难题。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来评价项目管理的成功呢?其实专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已经为我们给出了答案。在P2中对项目的定义是按照一个被批准的商业论证,为了交付一个或多个商业产品而创建的一个临时性组织。对项目管理的定义是对项目的各个方面和利益相关方的动机进行计划、授权、监督和控制。从而在预期的时间、成本、质量、范围、收益与风险等各项绩效指标范围内实现项目目标!
以上都是知识体系中翻译过来的语言,读起来可能比较晦涩难懂。我还是用自己的语言翻译一下。简单是项目管理最核心的点就是项目经理要能够平衡项目相关方尤其是重要相关方的利益。以人度事,多方协调,最终追求项目管理的成功。是在相关方都能接受的条件下达成项目目标,而不是单一某一方能接受的目标。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项目按照原定项目计划顺利实施完成了,但是事业环境发生了改变,最终项目相关方还是不满意,那么是项目经理的失败。反之亦然,项目推进过程中发生了重大变更,但是通过项目相关方确认的,大家都能接受,那么项目经理还是成功。
PMP认证不分行业,适合任何领域行业的项目,是通用的项目管理理念。在自我提升、晋升、加薪方面都会对你有所帮助。PMP证书不受行业限制。不管是IT、建筑、制药、制造业,还是电信、金融、通信领域,PMP证书都受到广泛的高度认可。
PMP的报考所需条件如下:报名考生必须具备35小时以上项目管理PMBOK学习或培训经历,并出示相关证书复印件。
1.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36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2.不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