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PMP人才就业前景如何?
首先,PMP认证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的针对项目经理的资格认证体系,通过该认证的项目经理叫“PMP”,即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自从1984年以来,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就一直致力于全面发展,并保持一种严格的、以考试为依据的专家资质认证项目,以便推进项目管理行业和确认个人在项目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国内自1999年开始推行PMP认证,由PMI授权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负责在国内进行PMP认证的报名和考试组织。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发布的《项目管理就业增长与人才缺口报告》(PROJECT MANAGEMENT Job Growth and Talent Gap:2017-2027)第三版,报告对全球11个国家的项目导向就业机会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到2027年,以项目为导向的7个项目管理部门的劳动力预计将增长33%,或接近2200万个新工作岗位;并且到2027年,项目管理行业将有8800万职位空缺,中国和印度将占据整个项目管理需求的75%以上。
在所有行业中,制造业和建筑业是需求最大的行业,约970万;其他则为信息服务和出版业以及金融和保险,各有550万和460万缺口。
结论认为,在全球范围内,雇主对熟练的项目管理人员的需求与专业人员的匮乏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距。随着工作机会的不断增长,许多现有人才正达到退休年龄。这些因素为熟练的项目专业人士创造了一个非常积极的就业前景。报告也显示了项目经理是生产力的重要贡献者。项目管理行业的人才短缺可能会在未来10年时间里给这11个国家带来近208亿美元的GDP风险。
此次人才缺口分析报告也有力证实了2008年和2012年的结论。2008年的分析发现,面向项目管理的行业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行业,如果缺少对未来从业者的准备工作,可能会导致数千亿美元的经济产出损失。2012年的分析显示出类似的结果,发现未来对项目经理的需求比其他行业的工人需求增长更快。该分析还估计到2020年,与项目管理相关的工作岗位将达到5240万。而到2017年初,项目管理岗位的数量已经达到了6600万,超过了原来的预测。可以肯定的是: 至少从2008年PMI发布最初的人才缺口报告开始, 组织对项目人才的需求就已经加快了。
根据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发布的《中国项目管理二十年(1999-2019)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全国累计PMP报考人数近60万人次,通过PMP认证人数约42万人,有效持证人数约30万人,占全球PMP持证总量的31.2%,占亚太地区PMP持证总量的90%以上。中国目前是除美国之外拥有PMP持证人数最多的国家,居全球第二位。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被广泛应用于我国信息、制造、建筑、金融、科研及技术服务等行业,PMP持证人员活跃于国家重大项目的关键岗位,成为各行各业的项目管理主力军,有力支持了我国近20年来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全国累计超过5.5万家企业参加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培训和学习,中国本地企业的报考人数总量已远超外企(民企44.14%,国企20.18%,外企23.53%)。
报告显示,从地区分布看,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的PMP报考人数占全国总量的83.53%;从行业分布看,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经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稳坐世界通信行业的头把交椅,而该行业的PMP报考量占了全国总量的47.81%。
调研同时显示,持有PMP证书,有助于职位升迁和个人薪酬的提升。受调查者在获取PMP证书后的平均年薪增幅高达18%。75.7%的企业认为项目管理的应用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帮助很大。华为、阿里、中移动、网易、腾讯、吉利、中船重工等众多智能制造企业都把《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作为管理人员的必修课。PMP报考人数第一的华为,累计报考量已超过1万人次。
引进国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及职业资格认证,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加快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步伐和国际化步伐。而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投资的增加,中国企业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还将大幅增长。据此前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发布的《项目管理就业增长与人才缺口报告(2017-2027)》分析结果,到2027年,中国的项目管理职位空缺将达4600万。
未来在中国,项目管理岗位将成为最热门的职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