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未来的大热职业
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国际职业资格认证:引入仅20年,持证人数就占全球1/3,仅次于其原产地美国;3/4做过该培训的被调研中国企业认为它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帮助很大;在中国的创新标杆企业华为,该认证累计报考量已超过1万人次……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今天召开中国项目管理发展二十年成果发布暨高峰论坛,发布了《中国项目管理二十年(1999-2019)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副主任万金发发布并解读了报告,总结20年来以PMP®持证者为代表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情况,以《PMBOK®指南》为代表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在中国各行业的应用,并对中国项目管理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全面的分析和展望。
1999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原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将起源于美国的项目管理协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及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认证引入中国。2000年,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职业资格认证(PMP®)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开考,当年报考人数仅有316人次。而到了2019年,年报考人数已达14.5万人次。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全国累计PMP®报考人数近60万人次,通过PMP®认证人数约42万人,有效持证人数约30万人,占全球PMP®持证总量的31.2%,占亚太地区PMP®持证总量的90%以上。
中国目前是除美国之外拥有PMP®持证人数最多的国家,居全球第二位。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副主任万金发说:“由PMP发展状况可见,项目管理20年在中华大地得到了蓬勃发展。其增长速度就如同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被广泛应用于我国信息、制造、建筑、金融、科研及技术服务等行业,PMP®持证人员活跃于国家重大项目的关键岗位,成为各行各业的项目管理主力军,有力支持了我国近20年来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9月,全国累计超过5.5万家企业参加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培训和学习,中国本地企业的报考人数总量已远超外企(民企44.14%,国企20.18%,外企23.53%)。
项目管理的普及程度与经济发达程度呈极强的相关性。报告显示,从地区分布看,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的PMP®报考人数占全国总量的83.53%;从行业分布看,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经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稳坐世界通信行业的头把交椅,而该行业的PMP®报考量占了全国总量的47.81%。
调研同时显示,持有PMP®证书,有助于职位升迁和个人薪酬的提升。受调查者在获取PMP®证书后的平均年薪增幅高达18%。75.7%的企业认为项目管理的应用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帮助很大。
华为、阿里、中移动、网易、腾讯、吉利、中船重工等众多智能制造企业都把《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作为管理人员的必修课。PMP®报考人数第一的华为,累计报考量已超过1万人次。
引进国际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及职业资格认证,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加快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步伐和国际化步伐。而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一带一路”沿线项目投资的增加,中国企业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还将大幅增长。据此前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发布的《项目管理就业增长与人才缺口报告(2017-2027)》分析结果,到2027年,中国的项目管理职位空缺将达4600万。
“未来在中国,项目管理岗位将成为最热门的职业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