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及项目经理常犯的错误

[ 日期:2019-2-25 ]

恒佳PMP培训中心

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指项目管理专业人士(人事)资格认证。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举办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PMP)认证考试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是目前项目管理领域含金量最高的认证。获取PMP证书,不仅提升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也直接体现项目经理的个人竞争力,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身份的象征。

第一: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一、对项目管理的重视不够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学会最近调查,项目管理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在美国,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三分之一的经济活动是与项目管理有关的。从全世界来看,经济活动总量的四分之一与项目管理有关。这显示,项目管理在美国得到了比世界平均水平更高程度的普及,揭示了经济发达程度与项目管理的普及程度和运用水平之间的联系。在一次建设系统的一级项目经理座谈会上,绝大多数的项目经理认为项目实施的好坏在于技术,很多项目经理认为项目管理就是施工现场的管理,对项目管理缺乏全面了解。现今大多数项目都是大型、复杂和资金密集型项目。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将完成项目所需的资源在适时按适当的量进行合理分配,并力求这些资源的最优利用。但随着所需技术条件越来越复杂,所涉及的人员、机构和职能也越来越相互依存情况的出现,如何确定分配给项目的资源数量和时间,并且判断这些资源是否根据项目目标和实施计划能被有效地利用都成了关键问题。

二、对项目管理方法的认识不足项目管理是一种弹性的管理方式,运作时将专家召集到团队,任务完成后再回到各自的职能部门。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项目不是通过等级命令体系来运作,而是通过所谓“平面化”的结构来实施。传统的管理与系统的项目管理有很大的区别:
1、传统管理方法强调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把任务、职责、权限分得很清楚,但系统管理方法则更强调各类人员和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综合。前者较注重各个部门的高效率,而后者则以达到整个系统的高效率为主要目标。
2、传统管理方法强调指挥、命令、控制和汇报,要有文件的传递形式予以保证。而系统管理方法则用信息流把各管理层次和不同的职能部门沟通起来,使物质流与信息流保持一致和同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与传统管理方法不同,随着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项目工程中的系统管理方法也愈来愈多地强调运用系统模型,力求达到量化,能精确地表达多因素的实际行为状况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传统管理方法以个人经验为基础,而系统管理方法则强调系统地、逻辑地分析,按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在科学化的基础上,把个人经验与科学方法紧密地结合起来。
5、传统的项目管理三大要素分别是满足时间、预算和性能指标。评价项目的标准也就是这三个条件的满足与否。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开始意识到,最能体现项目成功的标志是用户的认可与满意。在我国,企业大多是在设定了一个项目后,有好几个部门来参与这个项目,包括财务部门、市场部门、行政部门,等等。但是,这么多部门在运作项目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摩擦,因此需要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由此必然会使项目成本增加,影响项目实施的效率。项目管理不仅注重项目的成效和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而且还注重跨部门的配合以及比较柔性的管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项目内外资源的有效、合理的配置,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三、项目管理应用的范围狭窄我国的项目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在各类项目领域的发展很不平衡。在建筑工程项目方面的运用较为普遍,这是由于我国最早是将项目管理技术应用于鲁布革水电站的建设,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从此,我国在工程项目上大力发展项目管理。80年代后期,首先试行了项目业主责任制,最终推出了项目法人责任制,由此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得到了进一步推广与应用。90年代以来,IT行业迅猛发展起,为了加紧步伐,我国非常重视吸取国外IT行业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项目管理以其内部契约管理的形式,在整合内外部人力资源、实施全过程监控、为用户提供信息等方面,特别适合IT行业高动态、高风险的特点。目前其他行业除为数不多的一些大型项目引用项目管理外,由于缺少对项目管理的认识,仍在延用效率不高的传统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管理观念落后系统的项目管理方法是为了有效地适应大型、复杂项目管理而发展起来的。其本身需要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计算机设备维护人员等,运用这些方法来编制进度计划、计算成本等工作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费用。项目管理不能广泛得以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者不愿花气力去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一是怕改变模式,需要一定的过程,影响正常工作;二是担心不适应而导致失败,牺牲了任职期的短期效益。因此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仍旧使用传统管理方式,任务通过隶属关系自下而上地部署、检查、监督,手段单一,在接口环境复杂的现代化生产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各部门对应予配合的工作相互推诿,责任无法落实,协调难度大,管理效率低下。

五、项目管理不规范我国在2000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全国人大通过的《招标投标法》,虽然涉及项目管理的诸多方面,为我国项目管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项目管理的法律规范并非完善。有些工程搞情感投资,没有实行招投标制,有些还在采用我国早已淘汰的议标或进行假招标。由于工程项目管理不善,使得我国有些项目在建设阶段或建成后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1998年发生的九江长江大堤决口,重庆綦江彩虹桥坍塌事件,宁波大桥出现的严重事故等,充分暴露出我国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规范行为。

六、项目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人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因素。我国现有的项目管理人员大部分是搞技术出身。这些有技术背景的员工,在现代管理迅速发展的阶段,要领导一个项目已经不是很容易的事了。因为,项目管理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项目管理的方法是告诉人们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如何加强每个个体之间横向和纵向的衔接,是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所以,必须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项目管理的培训,改变他们重技术、轻管理的观念。我国项目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项目管理水平落后,合格人才匮乏。但我国需要参与全球竞争,项目管理面临着如何与世界接轨,如何按照世界通用的项目管理科学方法和管理技术对项目进行规划、实施、控制的问题。引进最新的项目管理知识和方法,推行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在世界市场对外承包项目和对国内企业管理的迫切要求。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的项目管理行业,项目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七、项目管理的教育投入少我国在项目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方面起步较晚,1991年成立了仅仅是二级学会的项目管理委员会,到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发行项目管理专业性刊物。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科技教育界的广泛共识,项目管理也没有列入国家教委1997年新修订的学科目录。去年我国已经引进了美国的PMP认证考试和国际项目管理IPMP的考试,到今年年底已有几百人通过了C级以上的国际项目管理资质认证,而且不少高校相继开设了项目管理的课程,但这些与我国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相差甚远,更严重的是目前的认证工作大多缘于个人的从业愿望,并没有形成企业对项目管理的教育投入。美国学者曾经指出:在应付全球化的市场变动中,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面对经济发展的浪潮,面对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的企业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要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在企业中进行管理创新。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我们将进入一个与管理密切结合的新阶段。在步入这一阶段的过程中,谁能够最快吸收先进的管理技术,掌握更多的管理知识,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取主动,赢得发展。
   1. 默许
  2. 假设
  3. 回避
  4. 障碍
  5. 指责
  6. 障眼物
  7. 官僚主义
  8. 粗心
  9. 混沌
  10. 施舍
  11. 故步自封
  12. 无知
  13. 自满
  14. 冲突
  15. 困惑
  16. 共识
  17. 抄袭
  18. 懦弱
  19. 蠕变
  20. 民主
  21. 绝望
  22. 背离
  23. 冷漠
  24. 不尊重
  25. 功能失调
  26. 自我
  27. 过度
  28. 排斥
  29. 找借口
  30. 失败
  31. 偏袒
  32. 分裂
  33. 博弈
  34. 猜想
  35. 随意
  36. 无助
  37. 希望
  38. 不成熟
  39. 不专注
  40. 优柔寡断
  41. 效率低下
  42. 顽固
  43. 孤立
  44. 滞后
  45. 懒惰
  46. 幻想
  47. 玩忽职守
  48. 会议综合症
  49. 偏差
  50. 沟通不良
  51. 管理不善
  52. 无权
  53. 非我发明症
  54. 迟钝
  55. 遗漏
  56. 反对派
  57. 政治
  58. 规划不善
  59. 需求不明
  60. 流行
  61. 无能为力
  62. 撒谎
  63. 拖延
  64. 承诺
  65. 放弃
  66. 叛逆
  67. 资源重置
  68. 死板
  69. 满意即可
  70. 找替罪羊
  71. 劣质
  72. 短视
  73. 沉默
  74. 投降
  75. 猜疑
  76. 视野狭隘
  77. 发牢骚

2019年PMP项目管理认证考试时间安排
3月30日
6月22日
9月7日
12月7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