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案例:如何规避IT项目中的风险
前言:项目管理中为什么要实行风险管理?
项目管理中要实行风险管理的原因是:在一个项目中人们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项目会有什么潜在的问题现在还看不到?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谁负责监控和处理风险?
用什么策略和措施应对项目风险?
项目干系人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大?
解决方案:
项目风险需要识别、分析、应对和监控。
整个项目的风险管理应有一个计划。
考虑前人总结出来的风险应对策略。
(一)IT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有哪些
项目的风险无非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需求、技术、成本和进度,而IT项目管理中时主要会遇到风险:包括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对项目产生影响的不确定因素。
IT项目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风险管理。因此IT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采用适合自己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并且确保软件项目在规定的预算和期限内完成项目。
(二)项目管理中如何才能做到完美的规避风险?
D公司是一家系统集成商,章某是D公司的一名高级项目经理,现正在负责某市开发区的办公网络项目的管理工作,该项目划分为综合布线、网络工程和软件开发三个子项目,需要3个项目经理分别负责。章某很快找到了负责综合布线、网络工程的项目经理,而负责软件开发的项目经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原来由于D公司近年业务快速发展,承揽的项目逐年增多,现有的项目经理人手不够。章某建议从在公司工作2年以上业务骨干中选拔项目经理。结果李某被章某选中负责该项目的软件开发子项目。在项目初期,依照公司的管理规定,李某带领几名项目团队成员刻苦工作,项目进展顺利。随着项目的进一步展开,项目成员的逐步增加,李某在项目团队管理方面遇到很多困难。他领导的团队因经常返工而效率低下、团队成员对发生的错误互相推诿、开会时人员从来没有到齐过,甚至李某因忙于自己负责的模块开会时都迟到过。大家向李某汇报项目的实际进度、成本时往言过其实,直到李某对自己负责的模块进行接口调试时才发现这些问题。
问题1:项目中出现这些情况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呢?
问题2:高级项目经理章某应该如何指导和帮助李某呢?
网友分析1:
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尽善尽美是很难的。
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1.项目开发过程中团队成员沟通出现问题2.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遇到问题,没有采取有效的解决途径3.项目监控管理对风险识别不够充分如何帮助和指导李某1.营造积极的开发氛围2.加强过程监控,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施解决为主,绩效考核为辅。
网友分析2:
问题1:团队效率低及返工可能的原因:①项目组成员增多,项目目标可能没有贯彻到每一个人;②可能质量计划不够完善或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与实际实现的能力发生偏离,在项目监督的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③沟通的及时和有效性,可能没有及时把需要的信息传递给相关者使用,④项目负责人没有起到带头做用,没有抓住项目的重点,不能够很好了解项目进展的状态,对项目没有清晰的框架,同时没有良好的绩效考核制度;⑤过程监督的失控,没有良好的汇报机制,信息断层或不真实。问题二:①建立绩效考核制度;②沟通计划编制;③建立汇报机制;④质量计划;⑤综合变更控制
网友分析3:
1)、返工,原因1,有可能是项目目标不清晰,需求不明确导致,原因2,有可能是员工能力水平不够,质量得不到保证,或者是功能过度实现;2)、团队成员互相推诿,造成的原因,有可能是各人的职责不清,工作重合度高,造成资源浪费,发生错误的时候,无法界定;3)、开会时人员到不齐,说明没有一个很好的会议管理制度,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意见和结论不能很好的传达到每个人,势必会造成遗漏,久而久之,大家掌握的信息不对等,会影响到系统总体的开发进程;甚至作为项目经理的李某开会迟到,说明本身不合格,不能起到表率作用,何以服众?4)、李某作为项目经理,应该以‘软件开发子项目’这个大目标为出发点,除了自身的开发工作之外,还有很多的工作内容需要管理,譬如说出具符合实际情况并且大家认可的项目进度计划、成本计划、人力资源计划、测试计划,项目成员共同遵守,每天进行日报汇报,每周进行周报汇报,每月进行工作总结,并定期进行程序子模块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总体测试,反馈项目总体状况。指导意见:1)建立绩效考核制度;2)质量保证计划;3)需求变更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计划;5)汇报机制;
网友分析4:
1、章某要对新角色进行适应,放下手上的技术工作,重点进行管理工作;2、向上级寻求帮助,得到上级在管理方面的建议;3、控制好项目变更需求,成立项目变更管理小组;4、和项目组成员开会找出项目中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5、严格执行公司管理制度,维护公司纪律;6、对重点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和轮岗制;7、实行项目组内惩罚激励制度。
(三)项目管理有哪些主要风险及如何控制?
1、市场风险因素
市场风险即项目运营后,生产的产品遇到强有力的对手而竞争不足;市场已经饮和,需求量不足;原料、燃料供应不足;产品实际价格与预测发生偏离而引起产品滞销假等。
2、技术风险因素
施工单位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缺少经验等。
3、投融资风险因素
4、政策法规风险因素
风险对策实施控制基本措施:
1、对风险对策控制的输入项
(1)风险管理方案。
(2)实际风险事件,有些已识别了的风险事件会发生,有些则不会。发生了的风险事件是实际风险事件或说是风险的起源,而项目管理人员应总结已发生的风险事件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对策研究。
(3)附加风险识别。当项目进程受到评价和总结时,事先未被识别的潜在风险事件或风险的起源将会浮出水面。
2、风险对策实施控制的工具和方法
(1)工作区
对消极的风险事件而言,工作区是一种不列入方案的对策。所谓不列入方案是指在感觉上它并未定义在风险事件发生前。
(2)附加风险策略研究。如果风险事件未被预料到,或后果远大于预料,那么计划的风险策略将会不充分,这时就有必要再次重复进行风险对策研究甚至风险管理程序。
(3)风险对策实施控制输出项
校正行为首先包括实施已计划的风险对策(比如实施预防性计划或工作区计划);实时调整风险管理计划。一个预料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或没发生,对实际风险事件后果的评估,对风险系数和风险机率的评估,以及风险管理方案的其它方面,都应进行实时的更新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