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老张的沟通问题,团队管理有哪些沟通技巧?
(一)项目沟通管理
所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信息的交换,是将信息由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逐渐广泛传播的过程。在项目管理中,专门将沟通管理作为一知识领域。PMBOK中也建议项目经理要花75%以上时间在沟通上,可见沟通在项目中的重要性。多数人理解的沟通,就是善于表达,能说、会说,项目管理中的沟通,并不等同于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更多是对沟通的管理。
所谓项目,就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临时组织的一次性活动,所谓项目沟通,就是在开展项目工作中进行的交流,所谓项目沟通管理,就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科学地、合理地组织和管理所有项目工作中的沟通交流。
项目沟通管理(project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就是为了确保项目信息合理收集和传输,以及最终处理所需实施的一系列过程。包括为了确保项目信息及时适当的产生、收集、传播、保存和最终配置所必须的过程。项目沟通管理为成功所必须的因素------人、想法和信息之间提供了一个关键连接。涉及项目的任何人都应准备以项目"语言"发送和接收信息,并且必须理解他们以个人身份参与的沟通会怎样影响整个项目。沟通就是信息交流。组织之间的沟通是指组织之间的信息传递。对于项目来说,要科学的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项目的实施过程,就必须进行项目的信息沟通。好的信息沟通对项目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改善都有促进作用。
项目沟通管理具有复杂和系统的特征。著名组织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沟通是把一个组织中的成员联系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沟通不良几乎是每个企业都存在的老毛病,企业的机构越是复杂,其沟通越是困难。往往基层的许多建设性意见未及反馈至高层决策者,便已被层层扼杀,而高层决策的传达,常常也无法以原貌展现在所有人员之前。
(二)项目沟通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项目中沟通对象主要为项目干系人,不同干系人需要的信息可能不同。所以在项目启动时,就要识别所有的项目干系人,以及不同人的不同信息需求。不同人所得到信息拿出来共享交流。
沟通对象、需要的信息、信息发布频率等都要确定好,执行沟通计划。看上去很简单,每个项目都可以依此模式套用,但实际上很多项目在执行中都会出现沟通问题。
计划要分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各期计划分清:主次、紧急与否之分,只有正确区分,才能一 步一步展开工作计划。
(三)项目沟通管理易犯障碍
1、“我以为”的错误:以为沟通过,别人就清楚了;以为没有反馈,就是没有意见了。特别是跨部门的沟通,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更是要注意双方是否理解一致。有时候太过主观,认为有些东西不说,对方也是知道自己的想法与立场,每个人想法不同,不可能完全猜到对方的心思,只有及时沟通,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2、不敢越级沟通,不敢与高层直接沟通:不少公司的项目经理在职能上,一般比部门经理要低,所以经常出现项目经理不敢直接找高层或其它部门总经理沟通,都要上级职能经理的协助。特别是对跨部门的较为复杂的项目中,项目经理要敢于“管理”公司高层,就项目问题与高层进行直接沟通。
可能有部分项目经理是担心不知如何与高层沟通,因为高层的思维是较发散和概要的,如果是谈解决方案等细节问题,估计很难交流,这里也要求项目经理要对问题有很好的抽象归类能力。
3、害怕被拒绝:这是人的本性。如果在销售岗位,应该有专门针对性的培训。在项目推进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有一些想法建议,要么思考很久才敢提出来,要么不敢与项目干系人提出,白白延误了好时机,或者需要其它部门协助时,不敢提出来。
4、没有提前计划沟通好,造成等人局面:经常出现这样的时候,要确定某个事项,需要几个负责人参加,但因为没有提前计划,到时约不到人,结果推迟等待,无谓的增长滞后时间。实际上,对于难度较大问题,至少要提前两周计划好,预约好相关人员。
5、欠缺适当的沟通技巧:自己不是管理专家,不用在沟通技巧中耗费太多时间,但需要掌握一些适当的沟通技巧,主要是对人对事的敏感度,能针对具体事情判断是单独沟通、书面沟通、口头沟通更有效,还是需要适当借力,能达到这个层次就可以了。
(四)案例:项目经理老张,在项目管理中沟通问题
案例:老张是某个系统集成公司的项目经理。他身边的员工始终在抱怨公司的工作氛围不好,沟通不足。老张非常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这一状况,因此要求项目组成员无论如何每周必须按时参加例会并发言,但对例会具体应如何进行,老张却不知如何规定。很快项目组成员就开始抱怨例会的目的不明,时间太长,效率太低,缺乏效果等等,而且由于例会上一件相左,很多组员开始互相争吵,甚至影响到了人际关系得融洽。为此,老张非常苦恼。求分析!
分析:例会解决工作氛围问题?这个想法是怎么想出来的。例会是为了解决对项目执行过程的监控和对项目当前问题的细致了解的。与工作氛围没半毛钱关系。关于工作氛围,我觉得,如果你的团队能相信你的计划可以做到,那么你们团队的工作氛围不会太差,反之你做什么都无法解决。
分析:沟通是PM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良好的氛围下,良好的沟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纯碎为了表面上的沟通,而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所谓沟通,只能使大家相互怀疑、相互不满,搞的乌烟瘴气,那样还真的不如一个人说了算,对的错的一个人扛着好了!
分析:例会是用于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在例会之前要把相关信息收集清楚,安排好会议的常规内容和问题解决内容。在会议过程中要有把控能力,掌握会议的进度,防止偏离议题。
分析:1、公司氛围很重要。确实,影响工作氛围的因素很多,但个人认为,公司氛围更多的是受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等影响,公司氛围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责任心。2、老张的工作能力、魄力也很重要。3、例会上,简要汇报正常进度,提出存在问题,确定近期工作目标,安排后续工作。针对问题,老张会上要能迅速作出判断,能在会上解决的老张要果断安排决定;经判断无法在会上解决的,要立即停正讨论,会后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专题会议,一事一会,逐一攻克,若碰到超越老张职权的要及时向上一级领导汇报,取得其支持,并邀请其主持参加专题会。4、会议纪要、工作汇报(老张与上一级领导的沟通也很重要)也很重要。
分析:组织管理好会议本身,提前准备会议议程与议题,把握好会议时间和进度,限制每人发言时间长度等。
(五)项目团队管理中的沟通技巧
在沟通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运用非语言信号为语言的效果进行铺垫,真诚的微笑,热烈的握手,专注的神态,尊敬的寒暄,都能给对方带来好感,活跃沟通气氛,加重后面语言的份量。在工作过程中本人总结出了如下增进沟通效果的技巧
赞美对方
这几乎是一个屡试不爽的特效沟通润滑剂。这个世界上的人,没有不吃表扬的,学会赞美,将使在任何沟通中一帆风顺。即使给领导提意见,也要先表扬后批评。不要怕人说拍马屁,把拍马屁当作对领导的激励,只要表扬的内容属实就没问题。领导与员工一样都是人,员工需要激励,领导同样需要激励。
移情入境
即设计一个对现实有借鉴意义的场景,进行情景教育。例如,燕昭王千金买死马,为了表达一个信息:死马尚值千金,况活马乎。赵高于秦庭指鹿为马,给人的信息是:意志不可违抗。项目管理培训中设计的很多课堂游戏,用意都在于用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去启发人的思路。
轻松幽默
既是通向和谐对话的台阶和跳板,又是化解冲突、窘境、恶意挑衅的灵丹妙药。戈尔巴乔夫刚上任时被舆论界一致认为是契尔年柯的傀儡,一个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向他提了一个尖刻的问题:“总书记先生,您在做出任何重大决定前是否要看您身后那个重要人物的眼色?”戈尔巴乔夫用一个幽默的回答化解了他的窘境,他正色道:“在这种正式场合,能不提涉及我夫人的问题吗?”一个记者问李瑞环:“你反复强调团结,是否意味着你们的领导班子现在不团结。”李瑞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微笑着反问:“那么我祝你身体健康,是否意味着你的身体不健康?”一个全班最丑的女孩走上竞选班花的讲台,对台下的女同学们说:“请把这一票投给我吧,数年以后你们就可以指着我对你们的男朋友说,瞧,我比班花还漂亮。”于是,她以全票当选。幽默可以创造奇迹,使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
袒胸露怀
又被称为不设防战术,意在向人们明确表示放弃一切防备,胸襟坦荡,诚恳待人。有很多企业家喜欢在洗浴中心招待客户,是为了以此拉近与客户的关系,大家都脱光了,赤诚相见,谁也端不起架子。这也是一种非语言信号。人类的许多非语言信号都是出此用意,例如敬礼、握手、作揖都是为了向沟通对方表明手中没有武器。人类通行规则的起源是左侧通行,原始部落的两队人在一个峡谷相会,一般会习惯用抓着武器的右手向着对方。古时候人们习惯于从左侧上马,从而演变为今天从左侧上自行车和摩托车,因此左侧通行更方便安全,也更科学。可是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最终都把左侧通行的习惯改为右侧通行了呢?就是要故意把较弱的左侧让给对方,借此表达和平的善意。显然,这不是为了方便交通,而是为了方便沟通。
求同存异
又被称为最大公约数战术。人们只有找到共同之处,才能解决冲突。两口子吵架,最后一句话“为了孩子”相拥和解;两个员工争执不休,最后一句话“都是为了工作”握手言和。无论人们的想法相距多么遥远,总是能够找到共同性。有了共性,就有了建立沟通桥梁的支点。
深入浅出
这是提高沟通效率的捷径。能够用很通俗的语言阐明一个很复杂深奥的道理是一种本事,是真正的高手。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结为一句话:造反有理。精辟至极。马克思写了一大堆书,为什么?就为了证明一件事:无产阶级的造反不是瞎胡闹,是有道理的。道理何在?请看资本论。张瑞敏把项目管理比作擦桌子。柳传志把组织的功能比作瞎子背瘸子。精辟至极。大师的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生动浅显,容易解码因而容易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