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跨专业协调的重要性

[ 日期:2019-5-13 ]

恒佳PMP培训中心

跨专业协调

跨专业协调问题很多,各专业都会有自身的视角,这些视角是个人经验、专业训练、利益诉求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往往是不容易协调的。

如早期Carlile (2004)提出不同专业间的边界包括三类:语法性的、语义性的和利益性的。

由于边界的差异性,所要解决机制也有差异性。我们通常所讲的知识共享/传递(如建立数据库)是为了解决语法类型的边界,这些边界主要是因为缺少信息。而另外两类边界是由不同的解读和不同的利益诉求所造成,这个就不再是通过知识共享能解决的边界问题。

这个框架成为后续很多研究的发展基础,如局部性的交易区域(trading zone),代表物的研究等。
认知差别
跨专业则意味着不同的知识基础,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视角(Perspectives)会产生不相容和不一致的假设,进而形成认知上的差别。

视角指的是一种控制关注点和知识回忆的认知结构,它是在交流过程中自动产生,用于解读交流内容的假设框架。视角主要来自个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视角需要融合。交流过程中,一方会将自己的知识进行编译,另一方面会破译感知到的内容。融合指的是一方破译的内容是跟对方编译的内容有一致性。这个融合不仅指同质化,还包括混合和产生新知识。

认知融合(Cognitive integration)指不同视角间的转换,进而达到理解对方交流的意图。认知融合更注重的是理解的能力,而非认同。

提升认识融合的三个途径:
扩展(enrichment):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因此通过知识的扩展即可实现认识融合
扩张(Expansion):双方都有相关知识,但两方都不具备连接双方认知的知识,因此需要扩张
调解(Reconciliation):相冲突的假设,需要两方进行调解。

另外一方面可以考虑情感融合(affective integration),创造沟通者间的喜欢、信任、和尊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