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这六个有效决策步骤,领导者一定要弄懂

[ 日期:2019-5-21 ]

恒佳PMP培训中心

这六个有效决策步骤,领导者一定要弄懂

德鲁克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框架,希望以此来辅助他们做出有效的决策。这个框架,由6个步骤构成:

一、对问题进行分类

1.是真正的普遍性问题,管理者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数可以归入此类。要解决普遍性问题,管理者首先要制定规则,然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规则,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对当事者来说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已经在很多企业中发生过,也具有普遍性,比如并购,这就要借助别人的经验来解决。

3.是真正独一无二的问题,这类问题必须个别处理。但是这类问题少之又少。

4.隐藏着新的普遍情况,这类问题需要建立新的规则来解决,千万不要把它们当成没有普遍性的意外事件。

二、对问题进行定义

这一步要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哪些因素与此问题相关。为了正确而全面地定义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对照观察到的所有情况,不断对已有的定义进行检验,一旦发现该定义未能涵盖全部情况,就立即将它摒弃。

三、明确问题的限定条件

也就是说,要明确列出决策所要实现的目标。这一步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设定了几个本身就相互矛盾的目标,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决策比赌博还没有理性。决策可能一开始是正确的,但是后续过程中前提条件却发生了改变,如果不随之调整的话,就必然导致失败。

因此,决策者必须一直牢记决策所要实现的限定条件,一旦现实情况发生变化,就应马上寻找新办法。

四、判断哪些是"正确"决策,而不是先考虑决策可否被接受

一开始就考虑"什么样的决策才会被接受"对决策者毫无益处。因为在考虑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决策者往往会丢掉重点,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决策。正确的做法是,先判断出正确的决策,然后再采取折中的办法,让大家接受决策。

五、在制定决策时将实施行动考虑在内

决策不过是美好的愿望而已。在这个步骤中,管理者要确保任务和责任已经明确地落实到具体的人,另外,还要确保任务执行者能够胜任工作。如有必要,还必须调整对执行者的考核方法、任务完成的衡量标准以及激励机制。

六、对照实际执行情况检验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决策者需要报告和数据等系统化的反馈信息。但是,信息总是抽象的,并不能准确反映具体现实。因此,他们的反馈信息若不以亲眼所见的实际情况为核心,他们若不经常走出去看看,就容易落入教条主义的桎梏中。

想要避免这样的状况发生,就要主动学习更多更有效的管理知识,来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和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