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如何高效的开好会议?
项目经理,如何高效的开好会议?
会前要准备充分,走流程,拿授权,一个都不能少。
会议是在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努力,而不是开完了会,就能解决问题。
开完了会,一切才刚刚开始。
一、会前准备要充分,流程、授权、通知等一样都不能少:
会议期间要尽量避免“假大空”、“技术比武”、“讨价还价”,做好准备是关键!以电子政务项目为例,开会前需要做足一下事情:
1.明确会议总体目标。作为项目经理,你想通过会议,传达什么样的信息,下达什么样的命令;
2.确认与会干系人。列出项目的主要干系人,如高层经理、业务组长、技术骨干、项目发起人等,然后圈那些你认为应该参加会议的人。
3.列出具体讨论议题,并分清主次。议题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为了达到总体目标,而拆解到各个实施环节、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另一个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工作问题。
4.分析议题与干系人的关联。为了更加高效地讨论议题,项目经理应提前知悉,议题所论及的项目工作,对谁最有影响,谁会最排斥,谁应该负起责任来。
5.争取得到高层领导的支持。为了提高会议的影响力,打消与会人员的抵触行为,建议将会议的重要性逐层汇报至高层领导处,以得到更多的支持。
6.确认会议时间与地点。需口头询问关键与会人员的参会时间,并提前定下会议室。若是例会,则无需协调时间,直接进入下一步。
7.组织会议申请文字,走流程。
二、项目会议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而是用来集中决策的:
会议的本质,是对项目可协调资源的再分配可行性的讨论与研究,是一种群体性决策。既然是决策,就意味着,会上讨论出来方案只是个方向,并没有实际解决什么问题。真正要解决问题,还是要会后撸起袖子干活,边试探,边检查,边优化,也就是“PDCA”。想要提高会议效率,就要时刻提醒与会干系人,召开会议,只是解决项目问题的第一步。
当然,会议上不断地争论对错,划分责任,推诿过错,也是常态,在与会干系人看来,会议的结果必须是对他们有利的,或者至少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经理需要尽快改变会议氛围,把干系人们的“我想要什么”、“我不做什么”转化为“我能给什么”、“项目还缺什么”,如果与会人员无法提供项目所需资源,那么,项目经理应该把问题升级,让高层领导了解问题,并给予帮助。这也是决策的一种。
三、会议结束,工作才刚刚开始:
的确,会议结束了,不过工作才刚刚开始,会议议题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控制才是重头戏。已经讨论出的解决方案,落实到项目工作中,效果如何,这需要通过后续的项目例会、站会来分析,来纠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