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PMI-ACP考试的要点

[ 日期:2019-7-16 ]

恒佳PMP培训中心

PMI-ACP考试的要点

PMI-ACP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在2012年推出的一门考试,ACP全称是:Agile Certified Practitioner。翻译过来就是“敏捷认证从业者”。

随着PMI-ACP认证的成熟度越来越高,其发展和考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这里做一个总结,希望能够引起业内敏捷管理者的共同探讨。

一、PMI-ACP中建议的考试领域和权重

PMI-ACP考试所要求的七个领域在其手册中有明确说明,包括每个领域考试可能占有的比重,其中包括:

1.敏捷原则与思维模式 考试占比16%;
2.以价值为驱动的工作交付 考试占比20%;
3.干系人参与 考试占比17%;
4.团队绩效 考试占比16%;
5.适应性规划 考试占比12%;
6.问题探测与解决 考试占比10%;
7.持续改进(产品、流程、人员)考试占比9%;

这些推荐的考试占比有PMI自身的科学性,从比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那就是,敏捷项目管理,非常强调价值交付!

二、PMI-ACP认证人数增长及意义

PMI-ACP考试截止2016年12月份,全球总人数为14021,这是即PMI考试中PMP、CAPM之后人数总量第三的认证。其成长速度还是比较快。这里有一个潜在的趋势,随着全球市场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组织之间的合作、以及内部的运作,都受制于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影响,其变化速度也在增加。比如快速抢占市场,企业可能不会等到一款产品完全完整了后才推向市场,而是把产品分为几个步骤,一步一步的进入市场,这种方式即可以满足客户的主要需求,还能及时根据市场做出调整。

传统项目管理从以计划驱动的方式来管理项目,这种情况是认为了环境的变化是比较小的,或者,环境的变化对计划驱动的项目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三、PMI-ACP的考试内容意义变化

ACP在刚开始考试时,重在对敏捷联盟所推荐的各类方法的基本理念和概念进行考核,这种试水式的考试自然有PMI的科学道理。但是,从2016年12分的考试来看,这种概念性的考核完全没有,全部来自实践和带有研究性的考核,所谓实践是敏捷管理者必须要有实践经验,否则无法掌控考试题干中所阐述的观点;所谓研究性,ACP考试从2012年开始,历时4年,PMI逐步在建立自己的体系,比如类似“PMI敏捷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这种体系的创建过程是站在敏捷联盟的肩膀上的,通过全球敏捷管理人员的共同认知,寻找到一个“被普遍公认为良好做法的敏捷管理标准”,和PMP的思路一致。

另外,传统意义上敏捷更适用于软件开发领域,但是PMI-ACP并不这么认为,全球各行业都在通过项目管理创造价值,敏捷并不局限于软件开发领域,从PMI-ACP近期的考试可以看出,她和PMP一样,是不分行业的。PMI认为,任何行业和领域都可以通过敏捷项目管理创造价值。

四、PMI-ACP的考试形式

由于ACP的认证人数还不是特别多,所以考试期间基本都和PMP考试人员在一起。从早上9点开始,持续到12点,共计3个小时,中间可以出去上厕所或者饮食,但必须将手头的试卷和证件一起交给监考人员,由监考人员确认后才可以出去。

3个小时期间共计要完成120道单选题,你可能认为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实不然,PMI对ACP规定3小时,对PMP(200道题)规定4小时绝对是有科学道理的。ACP的120道题中,20道题会被随机抽取出来,不计入总分。另外,在完成120道试题后,最后面还有20道左右的问卷调查,主要是对PMI和监考机构服务方面的调查,虽然是自愿填写,个人建议最好填写,因为PMI认为这个时间是包括在3小时之内的。除非特别情况。

五、PMI-ACP的核心人物

如果要问你PMP或传统项目管理中的核心人物是谁,你肯定会说是:项目经理!在PMI-ACP中,核心人物不是项目经理,在敏捷推荐的几个方法中,比如Scrum、XP等,分别有各自的称谓,比如Scrum Master、敏捷教练等。就像前面说到的,PMI在寻找一个公认为良好做法的“敏捷项目管理标准”,所以她对ACP中的这个角色称之为“敏捷从业者(Agile Practitioner)”,好比是PMP认证中的项目经理。

在PMI-ACP考试中,将会出现“Agile Practitioner”在敏捷项目实践中要做什么、推荐什么、应该是什么等试题信息。这个核心人物就是PMI-ACP中“项目经理”。

但是,这并不是说Scrum、XP等方法中的相应角色不再出现,这些方法中仍然采用自己的称谓,因为这些方法比PMI-ACP出现的更早,对于这些游离在江湖各角落中不同派系的武林高手们来说,PMI更像是一个在国际上有威望的武术协会,这个协会要整合各个武林高手的做法,建立一套可以供更多人研习的统一标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