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为什么养成每天固定做同件事的习惯
项目经理为什么养成每天固定做同件事的习惯
我们常会高估自己短期内能做的事,低估长期(持续、慢慢地做)可完成的事,似乎奋力一拼把事情做完,自我感觉的成就感更高。但其实,“如果每天都能确实完成一件小事,强过大力士海力克斯突发的奋力一击。”因为长期累积,就算是只是单调乏味的固定工作频率,也能从中培养出卓越的创意与生产力。
原因1. 固定工作频率让开始更简单
万事起头难,从头开始做很难,休息后再重新开始也不是易事。每天工作,就能维持工作的动能,没有时间觉得与工作流程脱节、不会忘记工作进度、不必费时重看先前进度来恢复原本的工作效率,或提醒自己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因为还印象鲜明,所以轻松就能重拾原先的工作进度。
原因2. 固定工作频率让新点子源源不绝
脑子里若不断想着与工作有关的事,将更可能找出点子之间意外的关系,或发现令人耳目一新的连结。每当全心投入一个项目时,遇到的每件事情似乎都与之相关,而且是以一种非常令人振奋的方式,整个世界也变得更加有趣。当你对潜在素材变得极为敏锐,想法就会源源不绝。相反地,断断续续的工作会令你很难专注,容易卡住、疑惑、分心,或忘记原本想达成的目标。
原因3. 固定工作频率可减轻压力
如果一个礼拜只写一页、一篇BLOG文章,或只画一张草图,你就会期待作品很棒,然后开始为品质烦恼。有一位作家,她几乎无法定下心来写作。等她终于坐到笔电前面对成堆的工作时,又因为想写出杰出作品而感到巨大压力,这使她不安地以严苛态度检查每次工作的成果。
如果每天都写,没有哪天的工作显得特别重要,状况有起有落,有的作家有时候写得也不多,但没关系,因为自己知道自己的工作步调很稳定。不焦虑让人能抱着比较轻松好玩的心态,去做些实验或冒些险。假使失败也还有充足时间尝试其他作法。
原因4. 固定工作频率可激发创意
你或许会想:“如果不管有没有灵感都要频繁地工作,会被迫降低我的标准。” 但实际看来正好相反。最好的作品通常是硬挤出来的。创意源自于不断的脑力激荡,要激荡出大量的新点子,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持续投入工作。工作规律,灵感也会规律产生。
原因5. 固定工作频率促成频繁的工作
养成固定工作频率的习惯后,即使没有一大段空闲时间,也变得较容易随时坐下来做点工作,不需要花时间调适自己。有一位嫁给画家的作家,她说:“有一个十分钟规则。如果工作进展顺利,坐下来后十分钟内就能做出不错的成果。”固定工作频率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简短的空闲时间。
原因6. 固定工作频率促进生产力
每天都工作,能够完成的当然更多。每天的工作成果都能让隔天的工作更顺利、更愉快。没什么比看着自己稳健地往一个大目标迈进更能让人满足。你是一步一步在向前迈进。看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就证明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进展让人安心、让人深受鼓舞;发现自己日复一日毫无成就,则会招来慌张与绝望。讽刺又令人忧心的是,拖延引起的焦虑往往会让人未来更不可能全力以赴。
原因7. 固定工作频率最实际
如果一边忙创意项目,一边又要面对工作或家庭急迫的责任,固定工作频率就很有帮助。每天强迫自己挤出时间投入项目中,就不会老是因为排不出时间而感到沮丧。如果每天都做一点工作,经过数月、数年,就能完成很多事。还有,固定工作频率不一定代表每天都要工作,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每天都做的事,比偶一为之的事更重要”,我们一天天地建构生活,也能一天天地采取行动,让想像成为伟大的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