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如何在不理想的条件下推进项目?

[ 日期:2019-7-24 ]

恒佳PMP培训中心

如何在不理想的条件下推进项目?

简单来说,适应能力就是调节现实与理想差距的工具。比如,初入职场的新人,最渴望的就是找到一个匹配于自身性格、习惯、追求及期望报酬的企业。但是,通常人们不出两年就会发现,如此高匹配度的工作环境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无论是跳了几次槽或是轮了几个岗,结果都是一个样。

可能是收入,可能是企业的前景,可能是上级的重视度,也可能是搭档同事的能力,等等,总会存在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适应能力来调节自身的心态,以使自己不致于表现出消极怠工,以及对人、对事不屑的态度。
  
适应能力对于项目经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执行项目时,资源、人才、环境往往与心中的理想状态有所差距,怎样在不理想的条件下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推进项目,这就需要适应能力发挥关键作用了。但是和抗压能力一样,适应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

简单地说,你只要对任何事物都保持认可的态度,每天积极开心地面对工作就初步达到目的了。但是怎样克服时而出现的“不爽”的感觉,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其中也涉及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技术。以下几方面是在职场中提升适应能力的主要关注点。
  
1.摆脱将自己当成“主角”的想法,需明确认识到不是所有人都必须给自己面子的。

2.认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认可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不同,不要在当下总是念着过去单位和领导的好,或者拿着其他单位的长处对比自身单位的短板,而要善于发现自己单位的优点,让自己时常沉浸于满足、乐观的情绪中。
  
3.试着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人和事,在意识层面以理解他人为先,而不以自身的利益为先。因为人都会本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无须刻意为自己多做考虑。
  
4.试着让自己成为快乐、正面的角色,这样将会得到更多的正向反馈,使自己可以更快与单位融为一体并对单位产生好感。
  
5.若打算以“去留”来调节心理落差,首先需明确自身参加工作及来这个单位的目的和诉求,理性判断当前工作对自身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如果当前的工作有提升自身在行业内地位、适合自身能力发展,以及能够获得较好薪酬的机会,则以提升自身容忍度、转换思路,最大限度地适应环境为优先策略。

如果目前单位综合情况较为一般,即无法带给自己较好的能力提升及薪酬回报的工作机会,则建议在尽心尽力工作之余积极寻找更有综合价值的工作机会。

不过鉴于目前我国的抑郁症患者已占总人口的3.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的统计,中国抑郁症患者为5400万人),所以当遇上那些让自己产生强烈不适应感的工作,无论工作前景如何,都可选择“裸辞”,或在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时立即跳槽。
  
从这些原则可以看出,工作上的适应主要是适应他人及单位对自身的影响,与一般人际关系管理和适应性提升具有互通性。我们如果能够在工作上做到较好的适应,那在生活发生一定的变化时,凭借适应能力也能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得很好。所以,提升适应能力和加强时间管理一样,是平衡工作、生活及协调个人与工作同事、合作伙伴、家庭成员关系的重要手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