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项目经理,你从彼得原理想到了什么?

[ 日期:2019-8-12 ]

恒佳PMP培训中心

项目经理,你从彼得原理想到了什么?

劳伦斯.彼得是一位美国学者,他提出了著名的彼得原理,那就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如果管理层级足够多,一个人总会被提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那个层级。

假定你在一家大公司工作,这家大公司实行的是最常见的层级制管理架构,你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员工,因为工作努力、业绩很好,所以被提升为主管,你在主管的位置上仍然表现出色,接着就被提升到了经理的位置,在经理的位置上你继续一展才华,然后被提升到了副总经理,可是,在副总经理的位置上你不再有亮眼的表现,而是无所作为,最终你的职位也开始定格。你终于被提升到了一个让你保持平庸的层级。在层级制的管理架构下,基本上所有人都逃不脱彼得原理的预言。

在职场之上,彼得原理屡屡应验,咱们来一起看看这些例子:

第1个,职场之上,有的时候为了限制一个管理者的影响力,会把他提升到不能胜任的级别,这样就达到了既保住职位,又限制行动的目的,也就是把这个管理者架空了。

第2个,职场之上,有时候想要赶走一个人,但又不能直接开口裁掉,就会把他提升起来,负责一个他不熟悉或者是不能胜任的领域,美其名曰锻炼队伍,最终的结果就是让对方自己提出走人。

第3个,一个人被提升到不能胜任的级别后,如果要找一个帮手的话,他会找谁呢?没错,前几期节目里咱们提过另一位著名的管理学者帕金森,帕金森定律闪亮登场了。

第4个,一个人不能胜任后,他不太容易从专业上评定下属的工作业绩,只能从一些表面现象来评估员工的表现,比如说员工是不是听话、上下班是不是按时打卡、是不是愿意加班等等。

听到这里,是不是越来越耳熟了?是的,这些东西在日常工作里面太常见了。

我问你一个问题,互联网行业需要这些东西吗?对于一个保持着创业心态和创新精神的互联网团队,这些职场上的猫腻儿应该有多远滚多远。

但是,这个问题是怎么造成的?是职场人士造成的吗?是也不是,但从根本上来讲,这是制度和组织形态的问题,所以我平时也经常在提组织形态变革,一个合适的组织形态可以让人心向善,一个不合适的组织形态会激发出人心中的恶。听到这里是不是又开始耳熟了?是的,咱们引出了X理论和Y理论。

组织形态变革未来的方向是什么?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项目制,也就是说未来的组织形态发展方向之一就是项目型组织结构,在项目型组织结构里,彼得原理将会很难发挥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