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组织中,做项目还到底要不要赶进度
在当前2C的大背景下,咱们做项目还到底要不要赶进度。
说到进度,就要聊著名的项目管理的黄金三角,也就是在做项目过程中,需要把握好项目成败的关键三要素, 这三要素通常就是:时间、成本、质量,如果把这三要素看成三角形的三条边,那么这三个关键要素所包围的面积就是另一个核心要素:项目的范围。
黄金三角一般有下面3个解读:
1.项目的范围越大,也就是三角形的面积越大,三角形的三条边也就越长,换句话讲,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也就越高,质量方面的要求和投入也就越多。
2.不同的项目,三条边可能也会不同,比如说,在有的项目里,可能就会用风险替代成本。
3.一个项目,如果三条边受控并达到或者是好于预期,咱们在大概率上就可以认定这是一个成功的项目。
在传统IT时代,黄金三角处于自身的黄金期,可以说这是一个基本的项目管理法则,是颠扑不破的。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2C的时代,黄金三角出现了自身的局限性。
在现实的工作里,在很多时候,其实咱们在必要性上、在实践上已经不太需要或者不必再单纯地关注时间、成本和质量了,这并不是说时间、成本和质量不再重要, 而是单纯地衡量时间、成本和质量已经不能再明确地定义项目是否成功。如果咱们按时、保质而且在预算范围内开发完了一个基本没人用的App,那这个项目到底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同样是这个项目,如果咱们晚于计划一个月上线,结果用户蜂拥而至,各种运营指标爆表,那这个项目到底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
当然了,项目上的事情一定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互联网组织里,在日常的项目上,咱们对于时间、成本和质量还是要保持关注的,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1.兑现承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双11,双11之前需要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通常都是用项目的形式来完成,这些项目最迟必须在双11到来的那一天完成,否则就是失信于消费者。
2.保持组织高效。在日常项目里,项目之间经常是相互依赖、相互约束的,比如说我的项目在计划的时间需要释放出你的项目所需要的一个重要资源,如果我的项目或者是你的项目没有按照计划进度推进,就会导致这两个项目和其他相互关联的项目出现问题,组织的整体效率会降低、风险会增加。
3.能力的需要。能够按照计划的时间、成本和质量完成项目是能力的体现,这种能力是一个优秀团队必须具备的,也是互联网组织急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