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为什么这么悲催
项目经理为什么这么悲催
PM悲催的原因最终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扭曲。具体原因有4个,咱们分别来讲一下。
1.组织对于项目管理还存在认识和定位上的错误。
一提到项目管理,可以说基本每个职场上的人都能说上几句,可见项目开展的有多么的普遍,项目管理的知识和理念有多么的深入人心,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个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咱们已经从传统的IT时代来到了互联网时代,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商业模式,咱们遇到的问题也和过去不同,相对应的,咱们的管理理念和实践也必然要做到与时俱进,而不是墨守陈规。项目管理这门管理学的分支也一直在不断地调整,在适应甚至是在影响这个时代的变化,但是,很多人对于项目管理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原地。所以,认识上、定位上都存在问题,具体的体现就是:项目就是拿来开发软件的、做项目要看黄金三角而且要保持平衡、PMO只在IT部门而且做的事情就是盯进度等等。这些错误的理解和定位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悲催的PM,这里既包括项目经理,也包括产品经理。当然,最终的受害者绝不仅仅是PM,而是整个组织。
2.组织内部的整体环境不利于项目的开展。
适合项目开展的组织环境,有两个,一个是打掉层级制,推行扁平化,另一个就是强矩阵甚至于项目型的组织结构会更有利于项目的开展。但现实情况是,在相当多的互联网组织里,尤其是大中型组织里,还盛行弱矩阵的管理结构,这个结构也就意味着人、财、信息这样一些关键的权力不在PM手里,加上层级制导致的山头林立,最终的结果就是PM难以推动项目或者是产品达成目标。
3.新的管理理念在一部分组织实践,但其实不具备实施的基础。
什么意思?进入互联网之后,一大堆新的管理理念和名词都纷纷冒了出来,什么去中心化、去控制、精益、敏捷、试错、拥抱变化等等好不热闹,这些管理理念和实践好不好?当然好,但问题在于,咱们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赶时髦?就好比你得了感冒,是去吃那些天天打广告的比较流行的感冒药还是要找医生对症下药呢?现在的情况是有什么药就吃什么,根本不管到底有多大的用处,这其实反应了互联网行业的群体性焦虑,也让深陷其中的PM们饱受折磨。
4.项目化是新时代组织形态、协作方式的发展方向和整体趋势。
说到这里可能你要问了,既然是趋势那为什么悲催?很简单,打个形象的比方,夏天家里有不少蚊子,明明咱们有电蚊香、灭蚊灯这样一些灭蚊子的办法,而且肯定是管用的,但是死活就是不让用,然后所有人都被叮的一身的包。项目化其实也是类似的,明明是未来组织形态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且确实可以解决很多组织自身的管理问题,但却一直没有得到组织应有的重视。所以虽然是未来的趋势,但是现阶段却很悲催。
这里再多说几句产品经理,产品经理为什么悲催?从几年前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产品经理被架上了神坛,一方面产品经理是受益者,另一方面也是受害者。过去在传统IT时代,在项目里是项目经理冲在最前面,负责需求的把控,而产品经理或者是需求分析师跟在后面。矛盾的焦点全部落在了项目经理身上。而在互联网时代,项目是产品的基础,做产品也是在做项目,一些产品类的项目是产品经理在扮演项目经理的角色,所以焦点、痛点全部转移到了产品经理的身上,所以产品经理同样是非常的悲催。前几期节目里曾经提到我建议毕业生一开始先不要介入产品管理,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