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利益相关方
利益相关方,又叫做利益相关者,在PMBOK以前的版本里又叫做项目干系人,不管中文里叫什么,英文统称为stakeholder。通俗的来讲就是和项目相关联的人或者是组织,可以说能不能正确、及时地识别出项目的利益相关方会直接影响项目能否成功。
识别利益相关方的方法主要有下面5种:
1.文档分析。如果在做项目的时候,有相关方提供的文档,可以通过分析文档的方式识别利益相关方。
2.访谈。访谈是一种重要的识别相关方的方式,通过对已经有的或者是疑似的相关方进行访谈,往往可以识别出新的相关方。
3.历史数据。通过分析历史上类似项目的资料、经验教训来识别相关方。
4.假设分析。通过分析假设条件来识别相关方。
5.环境因素。通过分析组织的环境因素来识别相关方,比如说流程规范、管理制度等等。
互联网行业的项目管理和传统行业是不一样的,其中一点就是利益相关方的识别需要比传统项目更加频繁,需要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不断地反复进行,至少要做到一个项目阶段识别一次。
在互联网组织里,常见的利益相关方都有哪些,这样你在做项目的时候就可能会少一些麻烦。
首先,最常见的相关方有:业务部门、产品部门、运营部门、技术部门。
另外,如果涉及到外包或者是采购,那么采购部门、财务部门、法务部门是一定会涉及到的,这些都是常见的组织内部的利益相关方。如果组织规模比较大,项目规模也比较大,可能还会涉及到PMO、项目群、项目组合等相关的团队。和你的项目相关联的其他项目团队也是项目的利益相关方。
组织外部的相关方主要就是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包括云端的服务提供商、设备供应商、软件外包团队等等。如果项目涉及到公众的利益,别忘了相关的政府机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相关方,这也是一些项目容易漏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