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该怎样推进项目
当项目经理遇到“会议迟到30分钟也没关系”“每天需要工作18个小时”等超乎想象的状况,但大家仍习以为常时,即使是高超的管理技巧也将无用武之地。面对这样的组织文化,PMO必须先解决根本原因才行。
一、超出“项目管理常识”的项目现场
项目现场中,无法想象的事情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以下是一些项目现场
1.工作只为了自己或自己的组织。
2.对于无法达成遵守约定或截止日期,没有任何罪恶感和弥补。
3.对于改善项目兴致缺失(不管多忙,都不想改变现状)。
4.在会议中迟到了30分钟以上也无所谓(会议主持人也不会准时抵达)。
5.对于没有理由的迟到完全没有罪恶感。
6.删除会议纪要内不合适的内容。
7.把加班列入绩效考核标准。
8.把一个人每日工作时间以18小时做计算。
9.把信息当作个人权力的来源,私藏应该要被传达的信息。
10.因为正当理由被客户指责却不反省,还在内部会议中抱怨。
11.不报告坏消息(无法报告的氛围)。
12.大家用E-mail笔战。
13.搞不清楚会议应该让谁参加。
14.完全不认识外包厂商。
15.项目需要的软件都没有版权,不断地使用试用版。
16.遇到问题就说“PMO去想办法”。
17.工作内容的需求,不管怎样就先发给所有人。
18.完全没有要接纳新成员的感觉(只是把新成员搁置在一旁)。
19.因为精神压力太大,陆续出现无预警缺席。
20.无意义的组织增减,时常改变体制。
21.周末出勤时间列入工作进度表。
22.因为不知道要报告什么,所以做了很多没有用的数据。
23.会议变成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成为抱怨客户的场所。
24.没有问题管理(根本搞不清楚问题)。
25.用与事实相反的工作分解结构(WBS)和主进度(Master Schedule)来管理进度。
26.根本就没有工作分解结构和主进度。
如果出现上述问题的话,项目不可能正常地进行。那么怎么会发生上述“一般不太可能发生的状况”呢?
一开始原本是一个正常的组织文化。但是,一旦项目发生危机,就会导致周末出勤、熬夜加班,进而造成项目成员的士气低落,演变成为无法想象的潜规则(不成文的集体习惯)。
即使再优秀的成员,夜以继日地遭受问题轰炸,以及客户的叱责,都会熬不住。总有一天会出现将目标设为“只要不被客户骂就好”的情况。
笔者在多年的实践经验中,多次目睹认知慢慢被麻痹的情况。然后超乎想象的行为逐渐变成理所当然,当事者变得不会抱持任何疑问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项目经理或PMO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甚至会沦为连“被交付的责任应该正确完成”这样的基本要求都无法达成。
二、探索异常状态的根本原因
当你遭遇到异常状况时,项目经理或PMO必须要找出根本原因(异常状况成为习惯的理由)。即使导入再怎么完善的流程,若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很快就形同虚设。依过去经验,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因为不想被指责而推卸责任。
2.因为大家都不做,所以我也不做。
3.因为太忙了,只能自扫门前雪。
我们再进一步来看。你能想象为何会染上这些恶习吗?就是在上司想说“好啊,都可以啊”的瞬间就染上这些恶习了。当项目到达某个程度的时候,会有很多合作伙伴一起加入项目。在这种状况下,一般来说会存在以下的层级关系:
发包公司 > 总包商 > 承包商 > 转包商 > ⋯⋯
再到项目层级,以项目经理为主,以下排序为:
项目经理 >……> 项目组长> ……> 项目成员
在这种金字塔的组织结构中,位置处于越上方的人所掌握的权力越大,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让组织变糟”的能力也越大。譬如说项目组长在进度会议迟到了数分钟,项目经理在项目成员及合作伙伴面前如果没有给他警告的话,大概不能指望以后在进度会议中所有人都准时参加了。
再者,当项目组长有事情请项目经理协助,但项目经理因为忙其他的事情而没有兑现他的承诺,下一次当项目组长有紧急的事情需要项目经理协助时,你指望他会怎么做呢?接着,这样的氛围下,对其他组长或合作伙伴都用这样的态度与他们工作的话,下场应该很容易想象。
随着组织金字塔的地位和权力向下扩散,这种“都可以啊”的观念就会蔓延到项目全体,形成恶性循环,然后变成难以矫正的惯性。从项目外参与的人会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但是项目内部的当事者因为已经习惯而难以察觉与改变。
随着这种恶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回到原来状态所需的时间就会越长。或许只是一个项目的文化,但是这种恶习就会渗透而成为企业文化的一环。因此,项目成员就不会觉得这是件奇怪的事情。
三、项目经理应该改善这种问题
要纠正这种有问题氛围的项目,即使有再好的工具和流程都是白费工夫,真正该做的是灌输“理所当然的事情就要理所当然地去做”的观念。
“被交付的责任应该正确完成”,这是职场人士都应该知道的基本道理,由项目经理和高管以身作则,率先执行,然后,对于破坏规则的人要警告甚至责备。项目管理人员就是要消除上面说的大家都因为不想有冲突而“都可以啦”,因为大家都不做所以大家“都可以啦”,因为太忙了所以“都可以啦”的这种观念。
PMO或管理相关的主管要在项目中明确建立“理所当然”的规则,并且持续进行倡导。看似理所当然且单纯的工作,例如“参加会议不要迟到”“被分配的工作要在期限内完成,如果不能的话要提早提出并讨论”,还有“不要因为怕被骂,就在进度报告中说谎”等。把这些正确的观念重复并且持续地表达,直到这些观念深扎到每一位项目成员的习惯中。唯有以好的习惯为基石,管理流程的导入或项目管理工具才能被有效地运用。
四、高管率先垂范
然而,已经根深蒂固的坏习惯要在一朝一夕改变确实不太实际。表面倡导能做到的改变也实在是有限的。这时候,高管就应该对项目施加影响,例如,“高管要求项目经理更严格”“高管要我们的工作氛围更精实”等。这当然需要高管的支持,但是高管对于这些问题常常毫无危机感。在这种状况下,高管首先需要对危机产生认同感,因为建立认同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依过去各式各样项目的经验来看,我们要把“理所当然的事情会理所当然地发生”这件事情当作充分必要的条件。如果这个条件没有达成,就要把问题当作项目非常大的危机。在“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理所当然地发生”这种危险信号发生的情况下,就需要解决并且杜绝这种危险信号发生的背景和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