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BOK新趋势:如何成为真正的PMP
也许你考过了PMP,却疑惑学到的东西无法应用于实际的项目;也许你没有考PMP,那是不是就说明你没有资格做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这两个问题看似硬币的两面——彼此相反,却实际上是同样的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士?
“管理之神”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给管理者做出如下的定义:“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因此请注意,只要你对组织负有责任并做出贡献,即你的工作需要交付成果,为更好地交付这些成果,你需要做一些决策,你就是管理者。哪怕你是处于层级低微的岗位,或者没有下属,或者就是单打独斗地完成任务等等这些状况。
仿照德鲁克对管理者的定义,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定义项目管理专业人士:只要你在项目工作中全力按项目管理的理念、知识和技能交付你负责的工作成果,你就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此时,PMP证书,就是一份锦上添花的荣誉证明。而如果你考过了PMP,却仍然按原来习惯的工作方式去行事,完全忽略了学习到的项目管理的理念、知识和技能,那么PMP证书确实最多也就是一块跳槽或升职时的敲门砖而已。
回到我们的主题,为什么上面这些陈述与PMBOK新趋势有关?
我们的理解是PMBOK原有的以过程框架为基础的知识体系,过于强调组织级的应用,不利于项目管理从业者个体对这些知识的应用。在一些小的项目上,或一些不那么重视项目管理理论的项目公司里,或者你人微权轻别人跟你想要的工作方法不一致,PMBOK里的知识似乎一下子就没有了用武之地。PMBOK的49个过程十分细致又彼此关联,各种知识点之间十分强调结构化和彼此联系、彼此依赖,这些都增加了个人工作者哪怕单点应用的难度。用原则和绩效域这种泛化的重理念轻结构的维度去组织整体内容,恰好规避了原来个人工作者应用PMBOK的痛点。
敏捷方法由于适应了快速变化日趋复杂的管理现状,开始大行其道。结构化应用知识点与此反而有悖。所以,“剪裁”成了任何项目管理体系都必须重视的主题。剪裁,实际上就是从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中抽取合适的知识点单点应用(当然也有重新整合再次结构化的情况)。计划、估算、测量、实施、沟通、整合、指导、激励这些项目管理活动,在旧的体系中是以49个过程的方式系统化的组织的,敏捷时代不允许有这么多的时间做这种系统应用,必须是单点抽取的应用方式。可是单点应用也有自己的缺陷:缺少严密的过程框架的保护,容易出现误用。这时,原则出场了!原则提供了指导行为的文化框架,一种共同的思维方式,任何项目管理活动必须遵循原则。绩效域是某类影响项目绩效的活动或职能的集合。绩效域从交付项目成果的角度定义并指导项目决策,是一种更容易理解和应用的项目管理活动的组织框架。原则和绩效域的组合,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PMBOK框架上的严密性,又增加了PMBOK的适应性。
总结一下,就是PMBOK新的框架定义让项目中的个体工作者有了新的身份。
项目中的个体工作者现在有机会更灵活更有效地应用PMBOK的知识,每个人都成了实际意义上的“项目管理者”。这个“新身份”实际上体现了一种责任的担当,一种“自授权”。项目管理本身就是一种超越职权限制的管理艺术。同时,为了满足新版PMBOK原则和绩效域的要求,项目团队必须形成一种“自组织”的效应,这是打破组织职能式组织架构对项目诸多限制和影响有效方案。
现在,项目团队的每个人都知道要从交付项目预期成果的方向完成项目工作。项目工作必须满足8个绩效域的绩效要求。而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再来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型、过程、方法和技术。所有这些行为和决策又必须在原则的指导下进行。
综上,项目管理原则服务于项目中的所有人,作为项目工作的基础。项目绩效域作为一个结构化框架,为项目工作、决策和行动的重点领域提供服务,这些领域由总体原则指导。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原则和绩效域的知识,成为真正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记住,只要你应用了这些项目管理原则并交付了满足绩效域要求的工作成果,你就是“项目管理者”!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已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认证考试机构。
PMP的报考所需条件如下:报名考生必须具备35小时以上项目管理PMBOK学习或培训经历,并出示相关证书复印件。
1.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36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2.不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