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怎样成为“导航”型项目经理

[ 日期:2020/11/18 ]

恒佳PMP培训中心

一、“导航”型项目经理

大自然多姿多彩,物种也是多种多样,社会上的人有千千万,项目经理的管理风格也各有不同。很多时候,项目管理需要因地、因时、因人、因项目而异。抛去这些因素,寻找共性,做一个“导航”型项目经理。

我们用“导航”开车,既有方向感,又灵活。在自己特别熟悉的路段,可以很有把握地抄近路,这时只把导航当成一个参考。而在多数我们并不熟悉的路段,就按“导航”的指示行进,这样至少不会偏离大方向。

如果是一条全新的路,自己从来没走过,按照“导航”的指引走,我们的行车效率往往也是很高效的。如果我们作为下属或者作为关键相关方,是不是也希望能够遇到像导航一样的项目经理?

导航仪如果高效,内部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地图系统,有清晰的路径图。就像《PMBOK指南》中5大过程组、10大知识领域的49个管理过程。

项目经理与下属谈话时,貌似随意,但头脑中一直装着这个知识体系,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判断目前的状况,这样谈话就不盲目,沟通就有高度,才能有效地进行过程控制。

做一个佛系项目经理很容易,而做一个导航型的项目经理很累,这是因为导航型项目经理除了具备理论体系之外,还需要做好以下的工作。

1、脑子里装着所有人的工作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得都在心里有本账。

2、反应快,思维足够敏捷
在洞察全局的基础上,项目团队成员要做的事情,项目经理全得想在前面。遇到具体问题,别人一张嘴,他就知道这是要讲什么,他的思考和判断全在前面。

3、思想要成熟,思维成体系
对于复杂棘手的问题,项目经理要有理论体系,还需要有业务体系,关键时刻可以指导、点拨团队成员、为团队赋能、和团队一起把事情做成。

有一些项目经理,上面说的这些情况全部都能做到。而且,如果有一件事没有做到位,他们会自我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什么、思考自己哪些地方想的和做的还不到位,把反思形成经验、教训,再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中,这样自己就做了PDCA的循环。

而有的项目经理,没有一套自己成熟的体系和方法,结果工作处处落后,事事被动。一个项目做下来,客户和领导不高兴,团队成员不开心,自己还觉得委屈、憋闷,这就是没有做好导航,头脑不灵活的表现。

为弥补管理者头脑反应和判断能力的不足,可以使用一些管理工具。不管以什么方法,只有弥补了这些不足,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成为合格的导航型项目经理。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已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认证考试机构。

PMP的报考所需条件如下:报名考生必须具备35小时以上项目管理PMBOK学习或培训经历,并出示相关证书复印件。
1.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36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2.不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