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种极端项目,项目经理要少做
优秀的项目经理会均衡考虑项目中的各个因素,根据需要略有侧重,但整体上把握很好,可以称为均衡型管理风格。如果项目经理忽视任何一个项目因素,项目管理都可能出现问题。作为项目经理,以下五种类型的项目千万要少走。
1、救火型
“客户需要该系统在XX时间之前必须上线!”当老板这样对你咆哮时,你多半会采取救火的方式:时间是唯一要考虑的因素。
有经验的项目经理,会趁机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并与客户讨价还价,设法减少系统的功能。即便如此,项目的风险还是很大,你需要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经常寻求帮助。但这样的项目,即使最后过关,系统的质量也根本没办法保证。
2、盲目型
这种问题多半出现在产品研发项目中。由于对产品没有足够的认识,通过道听途说或Copy 大法拼凑出支离破碎的需求,因为不成体系,也就无法取舍,但又有“做到业内领先”的决心,把各家产品的功能大集成,所以项目的内容极多。
大概管理层也知道内容比较多,所以在时间和人力投入上还是比较配合的。但由于需求本身有问题,所以这类项目的质量不会很高,风险也比较大。
3、吝啬型
小公司这种情况比较多,因为小公司缺人少粮,接的项目通常也比较“瘦”,自然不会有大量的成本投入。时间也是成本,所以在时间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
但总的来说,这两个条件是比较苛刻的,其他条件都好商量。
4、免责型
大公司这种情况比较多,因为大公司都是大项目、大投入,不能出差错。
由于是大公司,除了成本和时间上要求比较严格,其他方面的要求也不会降低,责任落实到人,这种项目其实做起来还是很舒服的。
5、完美型
“完美”并不是说项目的管理上完美,而是在项目质量上追求完美。常见于“个人项目”,通常出于个人爱好,想做个“先进的东西”,对质量和功能要求很高,而且不需要考虑时间和成本,即使失败了也无所谓。这样的项目能够成功的实在不多。
成功的项目大体相同,失败的项目各有各的丑陋。上面总结的是五种类型的极端情况,现实中更多的情况是上述各个情况的叠加。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已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认证考试机构。
PMP的报考所需条件如下:报名考生必须具备35小时以上项目管理PMBOK学习或培训经历,并出示相关证书复印件。
1.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36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2.不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