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项目管理高手
一、领导力开发
“领导”一词有两层意思:一是带领;二是向导。管理者作为领导,他的手指有两个作用:一要为员工指路,起“点睛”之效;二要为员工整理头脑中的思路,起“点金”之效。
例如,当一位管理者对他的员工说:“将计划落实下去”,这句话至少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让所有人了解计划;二是让所有人明白自己负责的部分;三是让所有人都根据总体思想,计划出自己的进度。
如果项目目标是单一明确的,任何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那么管理者不必过多费口舌。如果项目目标太大,牵扯的部门太多,衡量指标不只一个,需要考虑的情况太杂乱,员工会陷入“怎么做合适?这样做对吗?”的困惑中,这时管理者就要亲自为项目做减法,教工员切中要害。
项目的要害,就是要让员工了解到自己责任的目的是什么,关键在哪里。让他们的工作有重点、有步骤,最好做到一目了然。比如,管理者帮员工把头脑里的草都拔掉,只剩一条清晰的道路,只要走下去就可以达到目的地。当管理者完成这项工作后,员工就能抛开猜测和顾虑,以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这也是一种目标管理的方法,旨在掌握进度、了解关键、寻找问题、调整策略的途径。在现代企业中,目标管理是公认的、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法。
这套方法重视结果而不是过程,把大目标逐层分解,落实到每个月、每天的工作中,让每位员工对自己每个月、每天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抛开复杂的目标说明和种种思考,员工只需要每天达成一个可实现的目标,员工就会很有成就感,也因为计划的顺利进行而感到踏实。
二、抓住进度
对于一个项目来说,进度是制胜的关键,进度决定了它能否抢占市场。高效快速是所有人的追求,将这种追求落实为一张进度时间表,就是抓住了项目的咽喉,让它明明白白地刻进每个人的脑海里。“时间到了,时间马上就到了!”这会为每位员工戴上一个紧箍咒,让他们不敢松懈。
时间表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功能:定时追踪。他不需要整天盯着员工,查看员工的工作状态,为可能达不到目标而忧心忡忡。有了时间表,管理者只需要在某个时间问员工“任务按照计划是否完成了”,就能知道员工的工作状态如何。倘若员工的回答是否定的,管理者就需要询问、考察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最可能的问题出在员工身上,员工因为能力、情绪或自身的拖延习惯,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管理者不要忙着苛责员工,先重新看一看计划的安排,也许是任务太过繁重导致员工无力完成,这时需要将计划做一些调整,或者换一位更能胜任的员工接手。倘若计划没有问题,那么就需要管理者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督促他尽快赶上进度。
最大的问题可能出在计划的漏洞或临时出现的困难上,这需要管理者协助解决。一个项目的推行不可能处处顺利,尽快解决困难才能保证整体进度,可以临时调动其他资源、人员来集中攻克难关。不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发现问题就不应拖延,及时排除问题才能保证进度,拖延下去只会让问题越来越大,浪费更多时间。不论出现什么情况,尽可能不变动进度时间表,这是保证进度的重要原则。
在一家企业内部也是如此。针对具体的项目,脚踏实地的作风应该贯彻到每一个步骤,在具体工作中,管理者不宜再过分渲染灿烂的前景,让员工如在云里雾里。最确切也最重要的是关注眼前:眼前的任务、眼前的困难、眼前的计划。所有人需要抓住的只有实际,描述实际问题、阐述实际需要、克服实际困难,在实际面前,一切愿望、计划、未来都是遥远的。
对于员工的汇报,管理者也同样要以“实事求是”为要求,“我想”“我认为”“应该会”“大概”一类的不确定词语必须统统剔除,员工只需汇报最真实的情况和最确定的数据,不需要表示他们的决心、不需要表达他们的愿望,前景描述的是计划之前的事,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一切和项目进度无关的事,都是浪费时间。
三、做好授权和干预
员工对管理者的好坏自有朴素的标准,这个标准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也没有写入管理类图书,却最接近真理:管理者做管理者的事,员工做员工的事,各自发挥作用,相互信任。也就是说,管理者必须学会授权,不能抱着权力不放,要将权力切分,并运用自如。
敢于授权说明管理者明白自己的任务是管理员工,不是替员工做事。任务进程中出现纰漏,立刻指出是弥补吗?其实事情未必需要管理者操心,员工有查缺补漏的能力。员工有能力,管理者手中的线就要放长点;员工能力弱,管理者就把线收一收。这是授权的衡量标准。
最值得警惕的不是对员工能力的担忧,而是管理者的自大心态,一旦管理者产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能没有我”“公司离了我根本转不了”的错觉,很容易产生包办思想。同样,管理者授权后不闻不问的做法也不可取,让员工自由发挥是好事,但管理者才是任务的责任人,担负着指引目标、监控进程、取得成果等一系列责任。管理者必须保证任务过程中不出现偏差,为最终的结果保驾护航,这才是可取的做法。
还有一种管理者让人无奈,这类人不自大、和蔼低调,就是从不愿授权。他们不授权的原因是觉得,某件任务由自己来做,只需要半个月;倘若交给员工去做,则需要一个月,也许自己还要花上三天时间亲自教导员工如何做。他们不愿意浪费这种时间,结果是凡事亲力亲为。这种人对领导的概念认识不清,不明白花三天进行教导,今后可能会为自己省下三十天、三百天的时间。
还有一类管理者总是担心员工大出风头,担心自己的地位被削弱,这是管理者的心理问题,没有宽大的心胸,只会将自己局限在小圈子里,最终影响自己的发展。记住一句话:比你强的人不会被你困住,比你差的人不会比你走得更快,一个管理者应该关注的不是谁取得了什么样的地位,而是如何让自己保持、巩固、提高自身的能力和地位。
PMP的报考所需条件如下:报名考生必须具备35小时以上项目管理PMBOK学习或培训经历,并出示相关证书复印件。
1.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36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2.不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