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期的项目经理,可能会遇到的职场困惑有哪些?
Z先生,某985高校计算机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某大厂项目经理。用他自己的话讲说就是:“我热爱代码,让我带着团队跟代码同生共死吧!”B先生,Z先生团队里的核心骨干,跟着Z先生先后跳槽到两家公司,算是嫡系中的嫡系。
基本上,Z先生负责找活儿,B先生负责干活儿。再带几个小兵,这就组成了一个项目管理团队。团队合作久了,问题也随之而来。有些问题可解,但有些问题总找不到更简单、更直接的解决方案。
于是,二人决定继续深造,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Z先生,先后考下了PMP证书、PgMP证书,现在准备进军MBA;B先生,抽空考了NPDP和PMI-ACP证书。他们还约定,一起去学了引导技术。
学成归来,但在实际团队管理中,二人又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1、内卷问题
有一类技术的问题,尽管有很多解决方案,新技术(或新平台)也以最便捷的方式解决,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或是老平台没有完成服务周期,或是成本问题),我们只能依靠之前的技术(或平台)来解决它。
有时,甚至会出现在这类技术(或平台)上的另类演绎,发展出了一条全新的路线。而这种演绎,站在新技术(或平台)的视角来看,其实是一种低水平的复杂化。这种低水平的复杂化,我们称之为内卷,involution,向内演化。
面对内卷,我们总是觉得被套路,然而并不是。对于所谓的“低水平”,我们要关注其原因。
比如好莱坞电影,就是一种内卷。故事本质没有区别,甚至路径都是一样的,超人和钢铁侠,星战和星际迷航,内核都一样,都是英雄之路的套路。
但是,这样的内卷,其实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它能满足很大一部人的需求,能创造价值,甚至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面对内卷,我们要做的不是要较劲儿,而是要想办法跟它一起成长,想办法去突破,想办法向外、向上演化,而不是全都砸碎了重新再来。
2、领导力问题
在一个项目团队里,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有一部分人总是喜欢跟随某一个项目经理。就像B先生一直追随的Z先生一样。对于管理者来说,如何带团队,如何留住团队内人员,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团队,更多的是依靠领导力。而管理和领导,是不一样的。
简单说,领导力是动词“领导”,而不是名词“领导”。管理是一种工作,领导则是一种行为,对应的领导力是一种能力,甚至是魅力。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当领导,也不是每个人都具备“领导力”。
有一些人,虽然已身在这个位置,有合法合理的权力,但其“领导力”并未让人信服,对他阳奉阴违也是常事,甚至他的指令根本走不出他的办公室。而也有一些人,他们看似无职无权,却因自身的“领导魅力”,在团队中能一呼百应。请各位牢记,拥有领导力不等于就会管理。
PMBOK中关于领导力提过一系列的模型,我们知道,领导力不是说一个人的技术水平有多强,也不是销售之类的业务能力,它说的是一种人格魅力。简单说,就是别人选择追随你,才把你变成了领导。
领导给人提供的东西,是“确定感”。领导的本质,就是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给人提供确定感的人。
3、跳槽问题
很多工作多年的项目经理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干了有些年头,工作来回就那些,难免会疲倦。那到底是换个新地方干老本行,还是干脆换个新职业?
哈佛商学院副教授鲍里斯·格罗伊斯伯格(Boris Groysberg),在《哈佛商业评论中》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在你跳槽的时候,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没做足功课。
从猎头顾问给出的分析来看,求职者经常忽视在4个重要方面做功课。
首先,应该尽可能多的去了解相关行业或职位的招聘市场状况;
其次,不要忽视文化契合的问题。猎头本应关注这点,但常常做不到。如果气场不合,难受的是新入职的人。
最后,求职者以为正式头衔和职位描述会准确反映工作内容。但很多时候,实际的工作内容会差别巨大。
求职者应该要求雇主明确描述绩效评估方式之类的工作内容。缺少这些信息,要想成功就只能靠运气。
第二,为钱离开。
人们很容易受到高薪诱惑,很多高管在做跳槽的决定时,会下意识地把钱作为最重要的因素。但有时,过分关注金钱也会导致功课做不充分。“升职和加薪的吸引力会盖过了解核心信息的重要性。”
第三,为离开而离开。
很多时候,求职者对当下处境太过不满,急于摆脱。他们不去理性计划,而是到处奔忙,毫无必要地急着跳槽,不愿等待合适的机会。他们以为别的地方一定更好,不仅忽视了做功课,更无法理性分析目前工作中的潜在机会。
第四,高估自己。
鲍里斯发现,求职者通常高估自己的技能和发展前景,有时也对缺点认识不足。他们往往看不出目前工作中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求职者往往认为所在公司有问题,而看不到他们自己可能也是问题的一部分。”
第五,短期思维。
短期思维可能与上面四类错误都有关联。
比如,如果高估自己,人们可能觉得应该现在得到奖励,而不是5年后。为钱跳槽或为离开而离开,都可能因为过多受到当下的信息和考量的影响。
比如,很多管理者会想,“我现在能挣多少钱?”、“我怎样才能摆脱这个差劲的工作环境?”这种短期思维,可能会影响一些机会的到来,成为职业发展的障碍。
以上三点,就是工作有些年头的项目经理们,经常会时不时出现的、让自己困惑和焦虑的问题。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已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认证考试机构。
PMP的报考所需条件如下:报名考生必须具备35小时以上项目管理PMBOK学习或培训经历,并出示相关证书复印件。
1.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36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2.不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