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度出现问题,是没做好以下这几点
为解决工程项目进度管控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适应中国管理环境的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思路做一些探讨。具体来说,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树立计划编制的企业行为意识,强化计划作为行动纲领的地位
工程项目的计划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整个项目管理的龙头。一方面,我们要在内部统一认识,认识到编制项目计划是企业行为,而且是重大的企业行为。企业的上下都应认识到这一点。
另一方面,由于工程的其他管理工作是围绕着如何实现工程总进度计划所制定的目标而展开的,我们必须意识到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计划作为项目行动纲领的地位,对计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要能编制出一个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详尽计划,按照“全面详细计划、严格按计划实施、及时反馈更新、严密跟踪对比”的管控思路开展工作。
2、在项目执行与落实过程中维护计划的严肃性
对业主来说,项目进度计划反映了投资人及企业领导层对项目各节点的期望及资金安排的要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与协调项目所有参与单位的工作计划,以完成预定节点目标。
对项目的分包方而言,项目进度计划是完成合同工作内容的具体步骤与过程的详细描述,一个完整的项目计划反映了完成整个合同工作内容所需的时间资源、空间资源、人力资源与物资资源。
当项目业主批复了分包方上报的进度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说,业主既然承诺了按进度计划提供资金、空间与相应的加工资源,并协调分包方与设计、供应商及其他分包方的工作关系。批准的各级项目计划是项目组织、协调与控制的基本依据。
因此,维护计划的严肃性是项目参与方共同的工作。进度计划是项目管理的依据,是进度评判与协调的依据,也是合同索赔与反索赔的重要依据。
3、实现计划自上而下的层层分解与保障,以及自下而上的层层汇总与协同控制
项目的计划与控制过程是一个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活动。从对项目最初关键里程碑节点的认识,到项目执行过程中不断分解、细化、滚动、执行与推进,项目的计划与控制过程需要根据不同管理级别对计划详尽程度的需求,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并落实到责任单位与责任人,一级级向上保障。
在具体项目执行过程中,每一计划层级的责任人会根据自己工作的复杂度与管理层次做出更详细的计划安排。计划的分级管理机制是一个大型工程项目必不可少的管理保障机制,通过层层分解与保障,将错综复杂的项目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控制点与控制单位。
同时,在执行过程中,项目参与方要自下而上层层汇总工作任务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调与控制工作,以确保上级工作节点的按时完成。
4、探索适合中国的计划与进度控制方法与工具,并配合相应的管理制度与规范
项目是独特的,因此变化是项目的基本特性,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应对变化。由于大型工程项目存在错综复杂的工作关系,必须要有相应的项目统筹计划管理工具来及时汇总、分析与调整工作计划。
我们在应用国外先进项目管理工具的同时,也要思考这些工具运行的障碍所在,从而让这些工具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管理环境与思维习惯。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已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认证考试机构。
PMP的报考所需条件如下:报名考生必须具备35小时以上项目管理PMBOK学习或培训经历,并出示相关证书复印件。
1.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36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2.不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