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项目优先级管理实践

[ 日期:2020-3-27 ]

恒佳PMP培训中心

项目管理办公室是企业各种项目信息汇聚的重要枢纽,企业同期并行的项目数可能成百上千,如何从海量的项目信息中迅速定位到重点项目,评估项目管理优先级,并对不同优先级的项目实施差异化响应,推进基于业务目标的价值交付,防控高优先级项目实施风险是组织级管理人员需要面对的课题。

1、项目优先级等级设定

项目优先级别表示的是项目本身的属性, 针对不同优先级的项目,在项目资源、响应程度、管理方式等方面,会有不同的相对倾向性。基于项目组织结构与企业组织一体化原则,通常建议将项目优先级设定级别与组织管理层级一致,以强化不同级别负责人角色职责意识,缩短汇报决策路径,加快风险问题应对效率。例如我司项目优先级设定为集团级、中心1级、中心2级、中心3级,我们大体可以看出其公司的组织层级。

2、项目优先级评定二维结构

基于业务目标导向的价值交付管理框架下,参考重要紧急程度的四象限法,我们选取了项目对应业务的主体价值及项目管理复杂度为横纵向指标完成了项目优先级二维结构,其中项目优先级评分=业务主体价值评分(50%)+项目管理复杂度评分(50%)。在评价导向上,价值越高,复杂度越低的项目是集团重点确保的,而价值越低,复杂度越高的项目是集团需要慎重考虑的。即项目优先级按照与项目主体价值正相关,与管理复杂度成负相关的模式设置。

3、项目优先级管理三层标准

如何在此维度下定义详细可操作得分标准又是我们面临的新的难题,分类分级,群体决策是我们解题的主要对策。按照指标分类、指标定义、指标评分三个层级完成优先级评分标准的输出。

首先,我们应用枚举形式对维度指标如主体价值分类为战略型,创新性&效率型,经营改善程度,产品完善、合规性5大类型。
其次,组织专家群体决策出不同指标分类的详细定义,例如战略型项目中,定义为战略主体和战略配合。

再次,基于各分类定义场景下完成优先级标准分值的设定。如:战略主体项目分值50,战略配合项目分值为40。

最后,按模型计分,区分不同优先级项目分值范围,完成项目优先级三层标准的输出。

4、“二维三层”项目优先级管理应用

当新项目立项时,研发侧产品经理依据“二维三层”项目优先级管理模型,基于项目的主体业务价值、项目管理复杂度评估项目优先级,评估结果通过立项评审会议审议并公示,最终呈现在公司的项目管理系统中。

5、项目优先级差异化响应机制

不同的项目优先级的项目,在立项管理、上线管理、结项管理等项目过程管理中,所对应的流程活动是一致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支撑和管理方式,例如:

高优先级项目资源需求优先满足,在发生资源冲突情况下,从低优先级项目协调研发资源支撑,且调配顺序依次为:中心3级、中心2级、中心1级;

高优先级项目风险问题需要在4小时内响应、1天内定位、一般问题不超过2天解决;次高优先级项目,响应、定位和解决时效分别为8小时、2天、4天;低优先级项目,可适当延长至1天、3天、7天。

项目优先级的定义并非一劳永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随着市场环境变化、组织经营方向调整、以及项目管理的难度和风险做动态调整。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上金融服务供需矛盾凸显,企业迅速调整原定的优先级等级并作为重点项目实施保障。

身处互联网与时间赛跑的产品研发阵地,项目的随机性,关联性和复杂性不断提升,多项目并行已是现代企业的常态,引领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确保资源最优配置,聚焦“做正确的事情”,项目优先级管理是组织级组合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当然优先级管理也是我们的思维、认知的有效工具,工作生活中时常回顾并遵循优先级原则,方能从容不迫、笑看人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