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项目风险应对
项目具有一次性、创新性和独特性等特性,项目过程中所涉及内外部的关系与变数也较为复杂,使项目在运作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缺乏妥善处理的项目风险会给项目相关利益主体造成损失,因此在项目管理中开展项目风险管理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
对于项目风险的管理的过程,今天带大家一起看看项目风险管理四大过程的第三步,如何做好项目风险应对。
一、项目风险应对的概念
项目风险应对是针对项目的定量风险分析结果,为降低项目风险的负面效应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技术手段的过程。项目风险应对计划依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排序、风险认知等,得出风险对应计划、剩余风险、次要风险、合同协议以及为其他过程提供的依据。
风险应对,可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后果大小三个方面,提出多种策略。下面介绍预防、缓解、转移、自留和利用五种方法,每一种都有其侧重点。
二、风险应对的工具与技术
1、风险预防
预防策略通常采取有形和无形的手段。
(1)有形的手段如工程法,此法以工程技术为手段,通过对物质因素的处理,来达到损失控制的目的。
具体措施包括:
1)预防风险因素的出现。在项目活动开始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物质性风险因素。
2)减少已存在的风险因素、改变风险因素的基本性质。
3)改善风险因素的空间分布,将风险因素同人、财、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隔离。
4)加强风险单位的防护能力。重大技术的决策往往影响整个项目的利益,因此对重大技术要认真进行评估,尽量采用成熟技术,而不要为了降低成本而采用投机性的设计或者不很成熟的技术。
(2)无形的风险预防手段有教育法和程序法。
1)教育法。项目管理人员和所有其他有关各方的行为不当构成项目的风险因素。要减轻与不当行为有关的风险,就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风险和风险管理教育。教育内容应该包括有关安全、投资、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与其他方面的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风险知识、安全技能及安全态度等。风险和风险管理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有关人员充分认识到项目所面临的种种风险,了解和掌握控制这些风险的方法。使他们深深认识到,个人的任何疏忽或错误行为,都可能给项目带来巨大损失。
2)程序法。指以制度化的方式从事项目活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项目管理班子指定的各种管理计划、方针和监督检查制度一般都能反映项目活动的客观规律性。实践表明,不按程序办事,就会犯错误,就要造成浪费和损失。
2、风险缓解
风险缓解,又称减轻风险,是指将项目风险的发生概率或后果降低到某一可以接受的程度。风险缓解的前提是承认风险事件的客观存在,然后再是考虑适当措施去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或者消减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在这一点上,风险缓解与风险规避及转移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它不能消除风险,而只能减轻风险。
风险缓解采用的形式可能是选择一种减轻风险的新方案,采取更有把握的施工技术,运用熟悉的施工工艺,或者选择更可靠的材料或设备。风险缓解还可能涉及到变更环境条件,以使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
分散风险也是有效缓解风险的措施。通过增加风险承担者,减轻每个个体承担的风险压力。例如,国际性银行通过向第三世界国有政府或股票市场投资者提供银团货款来分散其风险,总承包商则通过在分包合同中另加入误期损害赔偿条款,来降低其所面临的误期损害赔偿风险,联合投标和承包大型复杂工程,在中标后,风险因素也很多,这诸多风险若由一家承包商承担十分不利,而将风险分散,即由多家承包商以联合体的形式共同承担,可以减轻他们的压力,并进一步将风险转化为发展的机会。
风险降低措施可以分成四类。
1)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高雇员对潜在风险的警觉,即强化意识。
2)采取一些降低风险损失的保护措施。例如承包商可以雇用一家独立的质量保证公司来作为对工程项目的第二检查人,这种方法费用高昂但确实能减少隐藏的缺陷。
3)通过建立使项目实施过程前后保证一致的系统,以及鼓励人们多考虑风险。
4)通过对人员和财产提供保护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在制定缓解风险措施时,必须将风险缓解的程度具体化,即要确定风险缓解后的可接受水平。至于将风险具体减轻到什么程度,这主要取决于项目的具体情况、项目管理的要求和对风险的认识程度。在实施缓解措施时,应尽可能将项目每一个具体风险减轻至可接受水平,从而减轻项目总体风险水平。
3、风险转移
风险应对策略中采用最多的是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设法将某风险的结果连同对风险应对的权利和责任转移给他方。实行这种策略要遵循三个原则风险转移应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和有利于履行合同谁能更有效地防止或控制某种风险或减少该风险引起的损失,就由谁承担该风险;风险转移应有助于调动承担方的积极性,认真做好风险管理,从而降低成本,节约投资。
转移风险并不会减少风险的危害程度,它只是将风险转移给另一方来承担,他人肯定会受到风险损失。各人的优劣势不一样,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
在某些环境下,风险转移者和接受风险者会取得双赢。而在某些情况下,转移风险可能造成风险显著增加,这是因为接受风险的一方可能没有清楚意识到他们所面临的风险。
例如,总承包商在和分包商签订分包合同时,可能会制订一个误期损害赔偿条款,该条款既包括分包商由于误期而需对主合同所做的赔偿又包括对主承包商所遭受损失的赔偿。分包商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转嫁给他的额外风险,并且分包商很可能不具备承担这些风险的经济能力。
现在最普遍的风险转移方式就是通过保险转移风险,以将不确定性转化为一个确定的费用。
在建筑业中,获得保险的投保费用正变得越来越高昂,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没有任何缺陷的建筑物是无法保证的,可能在项目完工后很久才会被发现。这种在建筑物完工时或合同规定的缺陷责任期内无法发现某些潜在缺陷正是建筑业的一大特点。而工程保险通过购买保险,投保人将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实际上是所有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投保人工程担保通过担保公司或银行或其他机构与组织开具保证书或保函,在被担保人不能履行合同时,由担保人代为履行或作出赔偿。工程担保和保险都是一种补偿机制,其中担保主要是对人为责任的补偿,而保险则是对非人为或非故意人为责任的补偿。
4、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一种风险财务技术,其明知可能会有风险发生,但在权衡了其它风险应对策略之后,出于经济性和可行性的考虑,仍将风险留下,若风险损失真的出现,则依靠项目主体自己的财力,去弥补财务上的损失。
若从降低成本、节省工程费用出发,将风险自留作为一种主动积极的方式应用时,则可能面临着某种程度的风险及损失后果。甚至在极端情况下,风险自留可能使工程项目承担非常大的风险,以致于可能危及工程项目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掌握完备的风险事件的信息是采用风险自留的前提。
有些时候,项目班子可以把风险事件的不利后果自愿接受下来。自愿接受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由于在风险管理规划阶段已对一些风险有了准备,所以当风险事件发生时马上执行应急计划,这是主动接受。
被动接受风险是指在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不大,不影响项目大局时,项目班子将损失列为项目的一种费用。自留风险是最省事的风险规避方法,在许多情况下也最省钱。当采取其他风险规避方法的费用超过风险事件造感的损失数额,并且损失数额没有超过项目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时,可采取自留风险的方法。
5、风险利用
风险利用仅针对投机风险而言。原则上投机风险大部分有被利用的可能,但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取得成功,因为投机风险具有两面牲,有时利大于弊,有时弊大于利。风险利用就是促进投机风险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当考虑是否利用某投机风险时,首先应分析该风险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的价值其次,必须对利用该风险所需付出的代价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客观地检查和评估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如果得失相当或得不偿失,则没有承担的意义,或者效益虽然很大,但风险损失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也不宜硬性承担。
当决定利用该风险后,风险管理人员应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和行动方案。既要研究充分利用、扩大战果的方案,又要考虑退却的部署,毕竟投机风险具有两面性。在实施期间,不可掉以轻心,应密切监控凤险的变化,若出现问题,要及时采取转移或缓解等措施若出现机遇,要当机立断,扩大战果。
利用风险中蕴藏的机会是完全必要的,不去冒这种风险,就意味着放弃发展和生存的机会。但风险利用本身就是一项风险工作,风险管理者既要有胆略,又要小心谨慎。
风险应对是针对项目目标,制定提高机会、降低威胁的方案和措施的过程,针对不同的行业及项目,按照上述思路,结合企业和项目实际,开发适合自身的项目风险应对措施,才是项目风险应对的正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