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优秀的项目经理都要学会“搞形式”!

[ 日期:2020-4-7 ]

恒佳PMP培训中心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
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

PMP作为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考试,已在国际上树立了其权威性,PMP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项目管理职业已成为美国的“黄金职业”。在中国许多媒体已把PMP称为继MBA,MPA之后的三大金字招牌之一。

不管你再怎么不屑,工作中所谓的“形式主义”,一直都存在着,并切实影响着项目的成败。

有一句话广为流传:“干活的比不过会做PPT的。”

很多人都觉得这很“黑暗”,却没想过为什么。

其实,重点不是PPT本身,而是:汇报和展示。

作为项目经理,只有把项目工作包装得足够好,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上级的支持,和资源的倾斜。

这就是最基本的“形式主义”。而且,项目经理要搞好的“形式”不止于此。

1、与团队沟通要注重“形式”

如何对上沟通?如何对下沟通?如何跨部门沟通?用什么工具沟通最有效?这些都是项目经理要思考的。

项目经理90%的工作都是沟通,必须要注重方式方法,很多人情上的“形式”必不可少。

开头举例的“汇报和展示”本质是向上沟通。除了向上沟通以外,项目经理最常接触的就是:与团队沟通。

知名IT项目管理专家Tom DeMarco在著作《人件》中提到了这样的案例。

早年,我还是一名开发人员,有幸在莎伦·温伯格管理的项目中工作过。她后来成为了科德及日期咨询集团的主席。我认为她简直是启发式管理的活榜样。一个下雨天,我拖着病体搭建着我们那不够完善的系统,准备用户演示。

莎伦进来,发现我在控制台前强撑着精神做事。她转身离开,几分钟后,她端着一碗热汤出现了。喝完她给的热汤,我精神一振,然后问她在管理工作如此繁忙的同时,怎么有时间来做这些。她给了我一个招牌式的微笑。然后说:“汤姆,这就是管理。

“让团队舒服”是项目经理沟通中务必需要重视的基本点。

你可能会说:我凭什么照顾他们的玻璃心?

答案很简单:为了效率。

效率不仅仅是指“快”,而是“又快又好”。压力不会让人工作得更好,只是工作得更快。

承担太多“鸭力”是无法专注工作的

你如何与团队沟通,决定了他们如何去做这个项目。正如Tom DeMarco所说的:事实上,导致大多数项目失败的最大因素是“人”,而非“技术”。

为了获得项目绩效的最优解,项目经理必须足够理性和坚强,及时给予团队所需要的支持。

2、管理项目要懂“形式”

管理层面的形式更多指的是“模式”。

部分传统的管理者,把项目管理中的工具、模式,都当成了花里胡哨的“形式主义”,导致项目经理的工作不受重视,很难开展。

在圈子今天二条发布的案例集连载「被质疑的项目经理如何“绝地逢生”」中,就写到了作者的亲身经历:
项目经理为创业公司的项目引入了敏捷管理模式,却不被理解,开站会也被质疑。

反观国内很多大厂,都有非常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式,也支持项目经理使用工具和模型把项目管理流程化。华为就是采用了从IBM引进的IPD项目管理法,才根除了大公司病,实现了快速发展的奇迹。

3、什么是“有用的”形式?

我们知道,装模作样,油滑世故的形式主义并不可取。但什么是“有用的”形式,什么是“无用的”形式?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将毫无意义。

“有用的”形式,代表的是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围绕着一定的核心内容。

对于我们项目经理来说,核心内容就是:把项目做好。

如果是为了把项目做好,且确实有效,那么你所采用的所有管理形式,日报也好,站会也好,都是行之有理的。利用好这些形式,而不是一味抵触,才是优秀管理者的必备素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