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项目管理者该怎样制定策略

[ 日期:2020-5-18 ]

恒佳PMP培训中心

策略或者叫战略,做商业管理的读者,比较熟悉一些,它是介于战略目标和执行计划之间的一个总体方向的设想。
从目标到战略,这在商业上是常识,但在个人发展中,策略常常会被忽略,只顾埋头做事,忘了抬头看天。而一旦找到了战略核心,你人生开挂的时候往往就到了。

1、从策略到计划

优秀的老板和糟糕的老板有什么区别?

糟糕的老板是这样定计划的:你们的销售目标是XXX,相信自己,只要多努力,就一定会实现;
优秀的老板是这样定计划的:你们的销售目标是XXX,如果你能做到每天打50个电话,拜访5组客户,拜访过程中,认真完成“五个关键动作”,根据之前的规律,你们就有80%的可能超额完成任务。

区别在哪儿?
糟糕的老板为团队定了一个目标,并分解给每一个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销售数据是一个滞后的结果,等它出来,除了接受失败,你别无选择。这一类数据,我们称之为“结果性指标”,除了用来分配奖金,它没有任何用处。

好的老板同样是为团队定了一个目标,同样分解给每一个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指导每一个人去定义一个可以“达成目标的关键行动”。

这一类动作对应的指标,与目标实现有很大关系,可以用来预判目标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称之为“引导性指标”。

2、从计划到执行

我们在装修房子时,十个有九个会低估工作量和预算——我们在做一件既复杂又没什么经验的项目时,不管事先做多么复杂的研究和计划,最后总是会“计划赶不上变化”。

于是,J型人的办法就是做更详细的计划,而P型人索性放弃做计划——反正没用。

仔细分析,这两种决策风格的背后,是不同的“风险收益比”。
J型人要求结果更完美,所以要增加决策投入,这是“高成本高收益”的决策思路;
而P型人觉得只要结果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了,他们降低了收益预期,自然要控制决策成本,表面上看是随性,实际上是“低成本低收益”的决策思路。

再深究一步,为什么两种人会追求不同“风险收益比”呢?
J型人追过的是“绝对收益”,也就是目标本身,所以他们把目标定在90分,这样,就算“计划跟不上变化”,至少可以拿到80分。
P型人追求的是“相对收益”,也就是内心的满意度,所以他们把目标定在70分,如果结果是60分,认赔,如果结果是80分,赚到了。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
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

PMP作为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考试,已在国际上树立了其权威性,PMP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项目管理职业已成为美国的“黄金职业”。在中国许多媒体已把PMP称为继MBA,MPA之后的三大金字招牌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