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后如何避免中年危机
1、35岁以后你在职场中会贬值么?
大多数人在职场里,只会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平庸,而不是越来越优秀。这跟大多数人的期待是不同的。
我接触过很多年轻的职场人,他们刚毕业一两年,意气风发,每年能涨一两次工资,两年工资翻几倍的也不在少数,于是他们会想:如果按照这样的节奏,30岁的时候,我肯定月入三万至少,35岁的时候,肯定是核心管理层的一员。
可惜的是,大多数已经35岁以上的人当年也是这么想的,他们当年刚毕业几年时也跟你一样优秀,但35岁时并没有实现当初的设想。
为什么?
因为职业发展并不是一直线性增长的,所以不要把刚毕业那几年的节奏,当成是一直有的节奏。刚毕业时你什么热情?什么体力?什么精力?什么工作强度?
35岁时,你还能那样么?
职场上有个公开的秘密,公司招人时,基层员工不喜欢招35岁以上的人。
不是年龄歧视,其实你找工作不是应聘,而是竞聘,也就是你要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可能合适,但别人也合适。
能力差不多,工资要求差不多,一个是85前一个是90后,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选?
如果你的经验能力碾压年轻人,绝对选你。但现实不是:大多数人只是变老了,能力并没有变牛。
2、35岁后最可怕的事
35岁后最可怕的事是什么?就是成为职场中的奢侈品。
1)奢侈品很贵。
一个LV的小包动辄两三万,一个迪奥小包也要一两万,不管你怎么营销,我都觉得贵。
职场上35岁以上的人也是如此,很贵。当然,不是价值上真的贵,而是自以为很贵,所以报价高。高中课堂我们就学了“价值决定价格”这个理论,但现实中大多数职场人似乎并不懂这个规则,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的薪资待遇应该随着工龄的增长而持续上涨。
不管自己为公司创造的价值高与低,不管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还是下降,反正我多干了一年就应该涨一年工资,这句话听上去怎么那么像“我比你年纪大,你就该让着我”?
2)奢侈品不实用。
咱们不是那种大老板或者明星,出门有随车和助理,很多东西不用带身上,我们出门背个包,还是要讲究实用,功能和容量都要考虑。但对于奢侈品来说,它天然就是反实用性的。
职场上很多35岁以上的人也是如此,不实用。很多人也是把自己包装得很华丽,曾经担任过什么总监、合伙人,曾经在某某大公司待过,曾参与过某某知名项目,等等,一听特唬人,真实能力,特不实用。
很多人虽然35岁,但你好意思说自己有10年经验么?你难道不是一年经验重复了10年么?
3)奢侈品不耐用。
奢侈品你总怕伤害到它,拿在手里要拿好,放在柜子里要放好。
职场上很多35岁以上的人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
硬件基础决定软件效率,过了某个节点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素质、精神状态等各方面的素质都在不断下滑,在这种状态下你能为工作付出的精力还要再打个折。
因为35岁之后,绝大多数职场人都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这就导致你的精力会被分成很多份,你要照顾老人、要照顾孩子、要照顾家庭,最后能分到工作上的还有多少?
体力不行了,精力不行了,不能长时间加班,不能出差很久。而且年纪那么大,也不能随便骂,还得考虑你职场老人的身份。
反观年轻人,物质压力没那么大,职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好用不贵又耐操。
3、如何避免
1)尽可能让自己有个拔尖技能
哪怕这个技能再小,就算其它方面你很平庸,你也有个保护自己的看家本领。
你有没有给自己培养一个拔尖技能?
很多人是没有的,大部分人的平庸不是在某个方面的平庸,而是平庸的很均匀,哪哪都不突出。
如果有一天你敢说:老板,我别的都不会,但某某某工作,交给我准没错!
你就赢了。
这需要你在年轻时先专注在一个小点上持续深耕,不要贪多。
有个长处,就有了铠甲。
2)逼着自己往管理岗走
如果一直在基层,那你就始终处于单兵作战的状态,在军队里一个士兵不想退役,就只能逼着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军衔,企业也是如此。
管理的本质是调用一切资源来实现整体目标,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换句话说,到了35岁作为单兵你没法跟年轻人比,但是你可以把年轻人都变成你的兵。
很多人本有机会往管理岗发展,但年轻时爱自由,爱特立独行,爱独来独往,不愿意做管理,自己放弃了,35岁就后悔了。
职场中,一定要记住一句话:位置比能力重要。
最好的方式就是,职场前几年,拼命给自己培养一个特长,然后顺势让自己往管理岗上走。
其实这有点让自己从“劳动力”变为“资本”的转变,如果你不能成为“资本”,你就永远是“卖命的一方”。
年轻时努力积累资源、人脉、经验,择机走上管理道路,让自己成为“资本”。
3)多做有积累性的事
职场上很多职业,“越老越吃香”,比如因为他们的成长曲线接近a>1的指数函数,初始阶段很难看到成果,反而随着时间的积累,技能越来越强。
这类职业的成长天花板极高,甚至可能没有。
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我们一定是更愿意找经验更丰富的老医生,而不是刚毕业的实习生。
找律师辩护的时候,我们也一定想找辩护场次更多的成熟律师,而不是没出过庭的助理。
找项目经理的时候,客户也想找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来负责自己的项目。
这种工作就是积累型的,你过去的每一步都在为后面更顺利做准备。
你在这个领域做的越久,只要你不放弃就会越来越值钱。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后浪推前浪,没有力量可以打破。
我们每个人能做的,就是尽量别让自己过早贬值,至少在35岁时,不要成为职场中的奢侈品。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
PMP作为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考试,已在国际上树立了其权威性,PMP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项目管理职业已成为美国的“黄金职业”。在中国许多媒体已把PMP称为继MBA,MPA之后的三大金字招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