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挣值管理起源于应用

[ 日期:2020-5-25 ]

恒佳PMP培训中心

我们在一些企业,包括家庭中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就是某年度的营收与上一年度相比有大幅度增加,但经营状况却是亏本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因为成本绩效出现了问题,用挣值管理来说就是挣值小于实际发生的成本的情况。

挣值分析的基础是建立成本基准计划(即确定计划值)。假定这些企业已建立了一个按月分段的成本基准计划,然后在每个季度做挣值分析。一旦发现成本偏差为负值时,就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那么,就可能避免在年终决算时才发现亏本的情况出现。

对于政府和企业的投资项目,一些经济学家经常呼吁:不应一味地追求规模,应提高成本使用效益。对投资项目的监管部门来说,挣值分析无疑是一个监控成本、进度绩效的有效技术方法。

挣值分析的核心是要比较准确地估算出工作完成的百分比,以及项目的成本绩效情况。

1、挣值管理的起源

挣值管理的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刚刚结束的时期,1960年美国空军首次在进行民兵导弹项目时提出“挣值”的概念,并应用到实际项目管理活动。当时是美国空军在导弹项目中经过研究发现,如果项目在完成20%时从财务上看运行不良,那么它一般不会随时间而变得更好,除非采取重大的纠正措施。

1967年美国国防部开发了挣值法,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国防工程中,当时美国有不少企业效仿应用挣值分析来控制企业成本。1996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称作EVMS的“挣值管理系统”。1998年美国国防部和国家标准学会将“挣值管理系统”颁布为标准,航空航天局(NASA)、国税局(IRS)、联邦调查局(FBI)等机构实施了这套系统。随后,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瑞典等国也相继把EVMS订入政府和工业界的标准。日本则规定公共工程将于2004年以前全面采用这套管理方法。由此看来,挣值管理已经成为世界通用的项目管理方法之一。

2、何为挣值管理

挣值管理首先还是要通过WBS把工作分解成小的和容易管理的单元,然后落实执行单位和各层次监管单位的职责。其次挣值管理通过三个核心变量PV(计划价值)、EV(挣得价值)和AC(实际成本)来计算项目的成本偏差和进度偏差,从而可以实现项目偏差的量化分析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纠正措施。

下面我们用一个小例子来看看如何做挣值管理。

如上图的项目,为了方便分析起见,我们假设项目的费用100万,工作量是100%,工期是100天。

在项目第50天的时候,领导希望了解一下项目的进展情况。按照计划,50天的时候应该完成工作50%,也就是说应产生50万的“计划价值”(PV)。但经过分析后,发现项目只完成了30%,“挣得价值”(EV)只有30万,“实际成本”(AC)是60万。

明确了PV、EV和AC三个变量后,我们就可以算出成本偏差和进度偏差,以及成本绩效指数和进度绩效指数。成本偏差的计算公式是CV(Cost Variance)= EV – AC,而进度偏差的计算公式是SV(Schedule Variance)= EV – PV;成本绩效指数(CPI)= EV/AC,进度绩效指数(SPI)= EV/PV。以上面的例子来说,CV = 30万 – 60万 = -30万,SV = 30万 – 50万 = -20万。CPI = 30万/60万 = 0.5,SPI = 30万/50万 = 0.6。

经过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成本偏差是负值(成本绩效指数<1)意味着成本超支,反之是成本未超支; 进度偏差(进度绩效指数<1)意味着进度延误,反之是进度未延误。

通过挣值管理的分析,我们就可以了解项目的进度和成本偏差,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

PMP作为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考试,已在国际上树立了其权威性,PMP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项目管理职业已成为美国的“黄金职业”。在中国许多媒体已把PMP称为继MBA,MPA之后的三大金字招牌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