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质量管理?及如何进行项目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
质量处于项目管理三角形的中心,非常重要。可以说质量就是1,其余的要素相当于0,如果没有这个1作为保障,就谈不上项目的真正成功。
1、什么是质量管理?
相信大家都知道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的事件。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着陆前发生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全世界为之震惊,美航天负责人为此辞职,美航天事业一度受挫。事后的调查结果也比较令人惊讶,造成此灾难的凶手竟是一块脱落的隔热瓦,“哥伦比亚”航天飞机有2万多块隔热瓦,能抵御3000度高温,避免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时外层被融化。航天飞机是高科技产品,许多标准是一流的,但就因为这一块脱落的隔热瓦,0.5%的质量差错葬送了价值连城的航天飞机,还有无法用价值衡量的7条宝贵的生命。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就能看出质量的重要性。那应该如何进行项目的质量管理呢? 下面给大家介绍三个国际通用的项目质量管理工具:检查表、鱼骨图和控制图,通过学习你就会发现质量管理并不复杂,工具就在我们手边。
质量管理最重要的是找寻质量问题,那么什么是找寻质量问题的有效工具呢? 答案是检查表。检查表是我们用得最多的检查质量问题的工具。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用检查表系统地检查项目的质量条目,确保所有的项目关注的质量点都不要遗漏。因此检查表可以收集资料、积累信息、确认事实并可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分析,也就是确认有与没有或者该做的是否完成。
我们用检查表检查出质量问题,那如何找出对应问题的原因呢? 我们来看看鱼骨图这个工具。鱼骨图又叫因果图,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问题通常画在鱼头,然后再去找主要原因,中原因和小原因。例如,影响产品质量的大原因,通常从五个大方面去分析,即人、机器、原材料、加工方法和工作环境。每个大原因再具体化成若干个中原因,中原因再具体化为小原因,越细越好,直到可以采取措施为止。

同时在找寻原因的讨论时要充分技术民主,集思广益。别人发言时,不准打断,不开展争论。各种意见都要记录下来。
刚才我们讲了两个工具,分别是发现质量问题和找寻问题原因的工具,你可能会有疑问,如何能预防问题、保障项目质量呢? 这样我们就要讲到控制图这个利器了。

控制图是判断和预报项目过程中质量状况是否发生波动的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统计方法。它能直接监视过程中的质量动态,具有稳定过程,保证质量、积极预防的作用。
它的原理是设置控制标准CL、控制上限UCL和控制下限LCL,然后将过程中的状况点标注在控制图,并通过观察控制图的动态情况来预测问题,从而达到积极预防的目的。
那如何观察状态异常呢? 下面给大家几个参考标准:
1)如果状态点落到控制界限之外,应判断过程发生了异常变化。
2)如果状态点虽未跳出控制界限,但其排列有7点例外情况,也可以判断过程有异常变化。所谓的7点例外
情况可以归结为下面两类:
1) 状态点在中心线的一侧连续出现7次以上;
2) 连续7个以上的状态点上升或下降。
一旦发现状态异常,我们就可以初步断定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样就可以进行预防了。
以上我们学习了三种工具:检查表、鱼骨图和控制图,分别可以发现问题、找寻原因和预防问题。有了工具利器在手,质量管理就不难了。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
PMP作为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考试,已在国际上树立了其权威性,PMP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项目管理职业已成为美国的“黄金职业”。在中国许多媒体已把PMP称为继MBA,MPA之后的三大金字招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