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项目超前管理思路
在国际工程EPC项目中,设计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即项目前期阶段、投标或议标阶段、实施阶段和后期服务阶段。由于各阶段的设计任务、目的和要求不同,其控制要点也不一样。
1、项目前期
设计标准应得以落实,合理地选择技术标准,总体定位要准确,功能要清晰。动态设计理念要加强,以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国的现有资源为原则。加强与雇主、雇主代表和项目咨询的联系和沟通,克服在习惯、理念上的差异,做到求同存异。
2、投标或议标阶段
应加大前期设计工作的投入,要求各设计、复核和审核人员要结合项目的特点,严格把关,以确保设计工作的深度。做好项目总体设计和系统设计,充分分析项目特点,研究项目施工重点、难点,提出设计思想,制定项目设计原则,强调各专业之间的协调,衔接合理。
设计标准决定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决定了工程数量和施工组织,工程数量和施工组织决定了项目的成本和效益。
3、设计实施阶段
引入限额设计的管理体制。限额设计是EPC总承包工程的一大特点,限额设计就是在满足工程使用功能的前提条件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设计的不合理变更,把工程总投资额控制在合同封顶价内。
要做好限额设计,就必须精细比选,优化设计方案、设备选型、材料标准及相关专业技术方案,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强化对初步设计调整和变更,在遵循概念设计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工程标准和规模,按照限额设计和合同总价不变的原则进行动态调控,进一步优化设计,确保在施工设计前稳定设计标准和规模。
设计单位作为设计分包商,服务对象为总承包商,设计工作从项目前期直至竣工试运行,要始终站在总承包商的角度,设计方案、工程量和可施工性均要从全局考虑。
设计必须与施工工艺和方案紧密结合,一切以满足合同要求为原则,从有利于合同工期、采购和施工的角度出发,尽可能降低施工的技术难度;设计单位除履行设计分包商的合同义务外,还应竭力为EPC总承包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如:在验工计价开始前,及时向总承包商提交工程数量资料,协助总承包商优化清单量价比选方案。为保证限额设计的成功推行,在设计管理中要明确因工程量的差异所带来的效益变化的分配方案,形成EPC总承包商和设计分包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存机制,调动设计人员优化设计,降低工程费用的积极性。
同时,应加强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核查各专业的工程量,把技术经济统一起来,切实做好造价控制工作。
4、项目后期
有效监控设计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同时根据现场总体施工计划的动态进展,及时调整设计进度计划,确保完成的设计文件能够充分满足施工需求。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
PMP作为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考试,已在国际上树立了其权威性,PMP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项目管理职业已成为美国的“黄金职业”。在中国许多媒体已把PMP称为继MBA,MPA之后的三大金字招牌之一。
PMP考试报名费用:PMP考试初考费统一为3900元,重考费统一为2500元。
PMP考试时长:每次PMP考试时间为4个小时,9:00—13:00,可以提前15分钟交卷。
考试形式:PMP考试在国内为笔试,共200道单选题。
主要考试内容:PMP考试内容大部分来源于官方教材PMBOK指南中的五大过程组以及十大知识领域。
五大过程组:启动过程组、规划过程组、执行过程组、监控过程组、收尾过程组
十大知识领域: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干系人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