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目经理的能力建设
针对项目经理的国际能力基准ICB,将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需要建设和发展的能力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环境能力、行为能力、技术能力,每个板块都有若干个能力要素,合计起来是29个。
一、什么是环境能力?
环境能力,——perspective competences,英文单词原义是透视、远景、观点等。难道说的是项目经理要有长远的观点?要有远见?这和能力有什么关系啊?
不要急,我们先来看看环境能力到底包括什么
顾名思义,环境能力可以理解为项目经理应对周围环境的能力
二、三个核心词
1、能力的主体是项目经理
作为项目经理这个特殊岗位,要与职能部门经理、公司CEO区分开,毕竟,这几个职位面临的环境,总结起来,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2、能力是和周围环境关联的
在这里,我们就需要理解一下,在国际项目管理领域,项目经理面临的周围环境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你的公司环境?是不是你的客户要求?是不是市场需求?
以上都对,也都不全对。对项目经理来说,他周围的环境就是那些能够驱动项目的要素。
比如说,某快消品公司的战略目标十年业绩冲到国内前十,在这个战略目标下的核心业务策略是五年内完成线上销售平台的的建设,而正是因为这个战略的推进,你作为项目经理,才有可能承接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的100个快消品仓储建设项目,这就是战略驱动项目。
所以,战略管理能力就成为项目经理要建设和发展的第一个环境能力要素。
再来看,PPP模式对做工程、做投资的朋友而言,可能并不模式。这个模式的产生,从其根源上看,是政府资源和个人资本的高效融合。不同的融合方式,必然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不同的风险,不同的执行方式,这就是第二种项目驱动因素,治理结构的影响。
也因此,治理、结构、过程称为项目经理的第二个环境能力要素。
这是是社会环境给项目带来的影响,例如,国内做项目和国际做项目,有一个天然的差异,就出在标准的认可上。国内认可的标准体系相对覆盖面全,甲方、乙方包括第三方,都是处在同一标准体系上的,而国际项目领域,甚至有很多项目,根本就无法建立多方共同认可的标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两个项目经理,在执行同样的项目时,是不是关注点也会天差地别
“权力和利益”是来自于不同人群不同目标给项目带来的驱动影响,“文化价值”则多数情况下指的是非正式环境中的理念、观念等给项目带来的驱动影响。
有意思的是,刚才介绍的前四个环境能力要素,都是存在明确方向的,有来自战略的的,来自治理结构的,来自标准规则的,来自权责平台的,但第五个,文化价值,是没有明确方向的,是非正式的,但他恰恰是最重要的,因为,文化价值能够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上述四个环境要素。
3、能力指的是“应对”
应对是个模糊说法,我们可以按照应对的强度将应对方式分为建设、管理和适应。
以战略这个环境能力为例
如果你的项目是公司最高级别项目组合——在战略方面,你需要的是建设战略的能力
如果你的项目是公司高级别的项目群——在战略方面,你需要的是管理战略的能力
如果你的项目是公司主营的单项目——在战略方面,你需要的就是适应战略的能力啦
解释完三个核心词,再看一下perspective competences这个英文单词,是不是选择的比较巧妙?不使用environment这个直白的环境这个单词,用perspective这个词,更多的是想表达:项目经理的眼光、格局,应该再高一些,再远一些,再大一些,只有这样,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你才能为自己打造一个好的启动基础。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
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
PMP作为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考试,已在国际上树立了其权威性,PMP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项目管理职业已成为美国的“黄金职业”。在中国许多媒体已把PMP称为继MBA,MPA之后的三大金字招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