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该用什么方法评估风险?
先来简单说明一下风险评估工作的基本内容:
严格的讲,风险评估包括了两个管理步骤,一个是风险估计,一个是风险评价;
实际上,无论我们在管理理论上怎么去界定、分拆,其实,在这个环节里,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一个,对众多识别出来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重要的、影响巨大的事件,通过强化对这个事件的管理,来降低风险对整个项目的影响。
那如何进行评估呢?
从方法论上看,评估风险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估、矩阵图分析、概率分析法、期望值法等,在这里,我不打算就这些方法论,展开跟大家详细说明。
因为这些方法论,科学、系统、严谨,只有一个不足,方法论多数只提供了数理模型,即便学会了方法,你也可能会发现,平时在项目中用不了啊,因为数据太匮乏了。
方法论的应用是需要管理环境的,如果企业的管理环境还没达到方法的基本要求,这个方法论看上去一定会显得特别的理想化,理论化,就是通常大家总会觉得的,不接地气。
这不是方法论的问题,是应用阶段不一致而已。
在我们没有大数据的支撑、没有企业风险资料库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评估风险?
首先,什么样的风险需要我们加强关注?
通常,我们都会从两个维度去衡量风险,一个是风险的影响,一个是风险发生的概率。
风险的影响,就是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带给我们的损失,包括有形损失和无形损失,
组织论坛,现场设备坏了,临时租用了新设备,这个租金就是有形损失;
而因为现场设备损坏,给参加人带来的不好的论坛体验,就属于无形损失。
风险的概率,这个很好解释,就是这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好了,维度很清楚,但是,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实际上,清晰的维度仍然不能帮助我们科学的评估。
比如,风险的影响,大家都清楚了风险的影响就是风险发生后的损失,但是损失到底怎么算?
有形损失的计算尚且需要大家有可靠、详尽的数据库支持,更不要说无形损失根本很难有标准,因此,风险的影响量化起来很难;
再比如,风险的概率,严格的讲,概率也不是能算的,而是通过数据积累获得的。论坛现场人数的控制从来都很难,多了会控制不住,少了现场会冷场,人数风险发生的概率到底是多大?不是说我们凭经验去猜测,最严谨的做法是,收集100个论坛项目数据作为样本,观察一下这100个论坛项目过程中,人数失控的情况发生了多少次,再通过一系列数据计算,最终获得人数风险发生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而这个概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取决于你选择的样本数量和质量。
即便我们很清楚风险评估的维度,但是,我们依然没有办法准确的衡量出风险的影响度和概率,也就依然无法评估出哪个风险最重要。
因此,在没有大的数据库支撑,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参考的时候,我们在评估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进量化评估的方法。
排序法
我们无法核定出每个风险事件的影响到底是多少钱,无法算出那个风险事件影响最大,但是,大家可以试着对所有的风险影响排个序,换句话说,我们不需要知道哪个风险事件影响最大,我们只需要想办法知道谁比谁影响大,就可以了。
听上去,这个方法好像有点儿戏,其实,在评估论里,有一套理论,模糊评价法,它的核心就是通过判断矩阵来判定指标的重要性,而判断矩阵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不评价谁最重要,而评价谁比谁重要。
回到刚才的风险评估上,同理,我们没办法科学的计算风险事件的概率,但我们可以尝试对所有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排序,看看两个风险事件哪个更容易发生。
当我们有了两个排序表后,根据排序表,将每个风险事件的两个不同维度中的排序序号相乘,这个乘积就是每个风险的重要度指数。
用这个方法,计算出来的重要度指数,肯定不如用彻底量化分析的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准确,甚至有时候,大家可能会发现,这样算出来的结果有挺大的不可靠性,但至少,在我们的管理环境还没有达到能用量化方法论的时候,尽量通过一些计算来分析风险,而不是全凭经验和感觉。
即便是你觉得这个方法可能不太可靠,也可以多找几个专家,或者说多找几个有项目经验的人,一起进行排序,再通过数据计算,获得重要度参数,用群体智慧来减少个体经验的偏差。
对风险评估工作而言,在一定阶段内,我们其实不需要太精准的数据,因为我们的核心目的,并不是说明这个风险到底价值是多少?到底有多大概率发生,而是要确定,这个风险到底要不要我们投入精力、投入时间成本去管理,这是评估的本来的目的。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
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
PMP作为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考试,已在国际上树立了其权威性,PMP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项目管理职业已成为美国的“黄金职业”。在中国许多媒体已把PMP称为继MBA,MPA之后的三大金字招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