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理如何避免做出愚蠢的决策
我们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有机会成本。如果我们不明智地进行思考和决策,我们最终会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下面是正确的做法。
经济学告诉你,做出决策意味着放弃一些东西。
但在我们的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做决策时,完全忽视对“机会成本”的权衡,并且反复的以同样的模式上演。很多人总是希望同时去做所有的事,结果却一事无成。
如果你还年轻,你认为你可以一方面毫不顾忌的全身心投身事业,还能拥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有时间定期旅行,每天可以坚持阅读和玩社交媒体,熬夜,还得起信用卡,在时机成熟的时候结婚。但很多人,却在这种多线程生活中彻底崩溃。
即使很多人已经四十不惑抑或三十而立也不能幸免。每天,我们都面临着如何分配时间的选择,我们都有可能因为没有正确地理解“机会成本”,多线程工作做了大量的事情,却导致哪一件事都做不好而感到内疚,身心疲惫;
问题出在,我们对“权衡取舍”的重要性存在一定的误解。
1、残酷的事实
并不是说我们需要做得更多,而是我们需要关注得更少。经济学就是关于权衡和取舍的。
权衡和取舍是一种宽泛的定义,做出一个选择意味着放弃其他东西,通常是放弃一个利益或机会。
通常情况下,一个领域的积极因素在另一个领域必然是消极因素。经济理论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是研究如何分配稀缺的资源和面对机会成本。
如果我们学习过经济学课程并将经济学为我们提供的工具应用于金钱以外的资源(尤其是时间),我们就可以用这些工具来指导我们从生活中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钱不是无穷无尽的,但最终我们却把我们的时间、精力和注意力当作是无穷无尽的。我们中的许多人表现得好像没有什么可权衡取舍的——只要我们足够努力,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情。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懂得如何权衡取舍的人能从生活中得到的东西,比那些试图得到一切的人多得多。
这并不是说,在保持精神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我们不能从我们的时间投资中得到更多。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变得更有效率:
我们可以将些事情进行合并。我们还可以先专注于一个领域一段时间,然后再去另一个领域。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聪明的方法来实现“更多”的目的。
但是,如果你听从某位自我成功大师的指导,盲目地试图把我们的生活填得太满,把我们的思维延伸到极限,是愚蠢的。愚蠢的以为自己可以拥有一切。
正如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在《我们为什么要活着?》(What’s It All About?: Philosophy & the Meaning of Life)提到的:一个人在一段互相满意的长期恋爱关系中,可能会感到因为希望事事如意带来大量的压力:
“他们很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生活伴侣。但也许他们不是最好的性伴侣,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沟通者,也未必拥有最健康的身体,更不一定是家庭的神或女神。然而,在书店里,会有一本书告诉他们,伴侣们“可以而且应该”做到所有这些事情。这会让人产生不满足的心心理。”
真相是,当你试图做所有事情的时候,你什么也得不到。
2、没人拥有一切
当我们看其他人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别人似乎不计代价的在设法做好每件事。他们是很棒的父母,他们的人际关系处理得非常好,他们看起来很成功,他们事业的成就是简直就就像史诗一样,他们有充足的睡眠,而且他们总是能给人一种积极的状态。
没有所谓的完美决策,有的只不过是权衡取舍罢了。
但是,事实可能绝非如此。我们只是看到了表面的现象;我们忽略了他们背后在面对事情时所做的各种权衡与取舍。
权衡取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现。我们在复杂的适应性系统中看到了这一点。试图完善某个领域,那么其他领域可能就会付出代价。有时,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做法,比如滥用类固醇会导致器官损害,或者看起来住着豪华住宅的人,其实有着非常严重的债务。
但通常情况下,这种权衡取舍真的很难评估——世界级数学能力的人往往在社交方面一窍不通,许多父母为了抚养孩子而牺牲了职业发展机会。
权衡取舍意味着,我们做决策时候必须做出牺牲,才能在对我们重要的事情上进行投资。要想在自己最关切的事情上取得真正的成功,你必须接受自己在其他很多事情上表现平庸。
我们大多数人可以把生活分成几个重要的方面:工作、健康、家庭、人际关系、朋友、爱好等等。现实是,我们永远不能完全保持一切平衡。
我们还可能会时不时地在某个领域遇到问题,而且不得不去解决这些问题,调整方向。当一个领域进展顺利时,另一个领域通常会收到影响,忙碌于事业上追求成功,就需要面对对家庭照顾不周。这就像打地鼠游戏。你总有打不完的地鼠。如果过于专注某个领域,通常只会导致其它领域的没有“希望的那样好”。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生活的某些方面总是落后,这可能是可以让你重新考虑各种权衡取舍的时机。如果你觉得你总是原地踏步,在你关心的任何事情上都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那么你可能做出了错误的权衡取舍。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时间和其他稀缺的资源,比如金钱,按照惯性自然分配,而不是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分配。
3、如何权衡利弊
权衡的必要性改变了我们对所面临决策的感受;重要的是,它会影响我们从最终做出的决策中获得的满足感。
我们需要注意权衡取舍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决策。只考虑选择A而放弃B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考虑我们的决策最终导致放弃的是什么?对我们来说价值如何?
大多数重大决策都涉及重大权衡与取舍。这也是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即使仅仅意识到做决策需要权衡取舍的概念,这就足以影响我们做决策带来的变化。
时间是我们制约我们的最基本的因素。如果你用一个小时做一件事,你就不能用这一小时做其他任何事。不管我们做什么,时间都会过去。
因此,如果做某件事情只需要最小的机会成本,那它看起来应该是值得做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确定,你想如何使用你的时间,然后跟踪你一周的时间是如何使用的。许多人都能发现,你期望的时间计划和真实的时间花费之间存在一个显著的差异。一旦我们看到这个差异,就更容易去改变它。
例如,了解时间利用方面的权衡取舍,就可以帮助你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舍弃不想要的东西,减少浪费。
告诉自己你不会在每天早上上班前花半个小时看新闻是一回事。计划如何利用这些时间是另一回事。
你会提前完成工作,做一顿更丰盛的晚餐,还是会和住在国外的朋友用Skype聊天,或者阅读一本书的某一章节?
你能做的和你正在做的事情价值越高,机会成本就越大。我们都知道,我们都愿意把时间花在我们重视的活动上,但我们出于个人习惯、一些这样那样的责任,或者仅仅是忘了我们所舍弃的那些东西,我们最终就可能把这段时间浪费在不该做的事情上了。尽管我们永远无法摆脱那些对我们来说没有价值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将这部分事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如果不权衡取舍,同一时间进行多任务处理并不会让我们从时间中得到更多的支配权。这种情况下通常每件事都不会做得特别好。
如果你和你的孩子或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又同时处理者公司的邮件,你的朋友和孩子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你真切的关注他们,反而会沮丧或生气,而你的电子邮件也无法写出最佳的水平。
在这种情景下,即使我们试图找到绕过限制的因素(比如时间),还会有新的权衡取舍必须面对。
最后一个要求是,为了考虑权衡取舍,你真的需要能够放弃不擅长的事情。
如果你选择优先考虑你和孩子玩耍的快乐时光,而不是一个去花时间收拾一下房子,那么你就要接受别人看起来乱七八糟的屋子并且作出负面“你这个人真不爱整洁啊”。
如果你把体育活动看得比娱乐更重要,你需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些天天追星看综艺的人也许会嘲笑你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如果你选择专注于你的事业而不是维维护好每一段友谊,那你需要克服“当大家不再邀请你出去时”的痛苦。
权衡取舍,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做到,这可能就是我们尽量要避免考虑各种权衡取舍的原因。
如果我们认为我们可以拥有一切,我们更有可能以一无所有告终。
如果我们决定把精力集中在哪里,忽略哪些领域,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当我们积极地选择我们想要做的权衡取舍时,我们会感觉比被迫让事情顺其自然要好得多。我们需要积极地决策我们最看重什么,然后放弃什么。
我们每天所做的无数决策,每一个决策都有机会成本。如果我们不考虑机会成本,我们很容易陷入困难的境地,被迫放弃一些事情,而其中有一些可能是我们应该优先考虑的事情。最终我们会为我们违背自己的意愿而失去的东西感到惋惜,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但是,如果我们在做决策之前,首先考虑与我们所做的决策相关的权衡取舍,往往也会作出更令人满意的选择。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
PMP作为项目管理资格认证考试,已在国际上树立了其权威性,PMP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项目管理职业已成为美国的“黄金职业”。在中国许多媒体已把PMP称为继MBA,MPA之后的三大金字招牌之一。
PMP考试报名费用:PMP考试初考费统一为3900元,重考费统一为2500元。
PMP考试时长:每次PMP考试时间为4个小时,9:00—13:00,可以提前15分钟交卷。
考试形式:PMP考试在国内为笔试,共200道单选题。
主要考试内容:PMP考试内容大部分来源于官方教材PMBOK指南中的五大过程组以及十大知识领域。
五大过程组:启动过程组、规划过程组、执行过程组、监控过程组、收尾过程组
十大知识领域: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干系人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