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者要小心矩阵式组织结构中的致命陷阱
矩阵式的项目架构并非万能,更不会是完美,要小心“多头领导”的陷阱!首先,先说说什么是“矩阵式项目结构”。
从定义上看,矩阵式组织结构是指在组织结构上把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结构。换句话说,矩阵式就是用“抽调”的方式,从企业的各个垂直领导的职能部门中选择成员组建项目团队,来实施一个项目,项目结束后,团队即可解散。
“矩阵式项目结构“有什么好处呢?
1、听上去很完美,什么都不耽误。对企业员工而言,有项目了就做项目,没项目的时候,继续完成自己的部门任务。
2、项目团队成员有明确的任命,团队到底包括哪些人也有明确的说明,一目了然,奖惩分明,权责清晰。
3、不影响企业的传统架构,只是在原有的纵向架构中,衍生一个横向的授权关系。
但,真的有这么完美?来看个真实案例吧!
某中等规模的消费品公司,有自己的品牌,有完整的生产线和销售渠道,业绩做的也很不错。老总希望通过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工具,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好处,因此,他颁布了一项决定:他任命公司内,每个订单合同的业务员为项目经理,同时,从公司的研发部、工艺技术部、采购部、车间中抽调成员,组建项目团队,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订单的签署到交付全过程工作。订单完成后,团队解散。这是典型的“矩阵式项目运作”,然而,运行一年后,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1、市场部
以前的合同,业务员签单后就由公司统筹安排。现在由业务员自己协调处理,难度很大,不少部门是不愿意配合的,同时,还影响业务人员自身的市场开发工作。
2、采购部
采购部的采买在新制度应用前,是按季度、按月统筹安排的,采用矩阵式后,每个项目的采购都得单独执行,不仅采购部的工作量加大,也无形中增加了采购成本。
3、车间
车间的班组长认为,订单生产过程,不可能按照单个合同来安排,只能根据生产线自身的工作负荷来整体调整,因此,不可能用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
4、研发部
研发部的成员,因人数不多,不仅一个人承接好几个订单,还承担着公司开发新产品的任务,难以兼顾。
估计大家也都已经清楚这次变革的结果了。在运行1年后,所有部门人员都怨气冲天,老总不得已,暂停了这个制度。
究竟为什么会这样?
在“矩阵式项目组织模式”中,有一个核心特点,也是会使该模型彻底失效的关键缺陷,那就是“多头领导”问题。
所谓“多头领导”有时也叫“一仆二主”,就是指在矩阵式组织结构中,每个团队成员,除了听命于自己的部门领导外,还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听命于项目经理。因此,应用该模型的时候,为执行员工解决“我该听谁的?”是这么模型的关键所在。
这个问题的解决策略是一个系统方案,包括了管理流程的调整优化、工作优先权的配置方案、绩效考核制度的配套、项目管理文化的打造等等,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工程,绝不会是一个单纯的命令。
最后,大家务必提高警惕,小心矩阵式结构中的“多头领导”陷阱。
项目管理协会(PMI)推出的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考试认证已成为全球公认权威的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认证,PMP认证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广泛的专业认可。
PMP证书作为项目管理专业人士的重要标志,是每一位项目经理职业发展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证书。该证书在众多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中被认为是项目经理岗位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许多重大项目招标中项目经理人员必备的资质证明。PMP证书,被誉为与MBA、MPA齐名的全球三大管理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