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发工程师转售前工程师,要注意哪些事项?
《售前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有哪些?》中将售前能力分成业务技能和非业务技能; “掌握业务技能是售前入门的基本要求,提升非业务技能是优秀售前的必由之路。”
一、业务能力:
1、听:需求获取能力,客户需求引导适配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力。
成功获取客户需求,一般需要跨过三个阶段,一是听得懂需求,二是辨识需求,三是转化引导需求,三个阶段是循序渐进;研发能够轻松应对“听得懂的”阶段,但在辨识需求阶段面临不小的挑战,由于研发技术储备较好,容易先入为主,想当然,对客户需求陷入自己的理解思维,误以为客户的需求仅是个人理解的技术需求,会钻牛角尖;当客户与你交流感受不在同频道,甚至多次纠正,也不能转回,客户就有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效果自然不会好,更不用提引导客户需求了。
辨识需求,转化引导是逐步提高的过程,建议研发在日常工作中多和前端人员,比如售前、项目经理和销售交流,多去揣摩前端人员提问题的角度,在解答前端人员问题时候,多思考一步,“前端为什么要这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通过不停的反问,“客户选择当前技术和feature为什么,适用哪个业务场景,逐步培养自己将技术转化到应用场景上,在该场景上技术如何拓展适配等等。”,慢慢熟悉,不停总结,培养客户思维,避免纯技术思维。
2、说:语言表达能力,产品及方案阐述能力,
演讲能力也分阶段:一是讲得出来,二是讲的明白,三是讲得好,四是会讲故事,五是掌控全场。无论是世界500强,或者互联网大厂的资深研发,面对客户的演讲都比较有挑战。
1)研发转岗需要克服“讲的出来”因为常年与机器、代码打交道,不擅长和人打交道,一般大小型演讲会紧张,也会卡壳等,希望各位拿出对技术掌控的自信,通过大量语言语速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尝试多在研发会议上发言,多参加行业会议,多听行业专家的演讲,提升自信心。
2)如何做到讲的明白:研发人员需注意,讲解内容为客户想听的,而不仅仅是你想讲的,宣讲中将技术语言转化成听众语言,多练习使用客户语言,尽量少用纯(shuo)技(ren)术(hua)语言去表达,将复杂的技术简单化;切记避免进入“自嗨”的状态,一种证明自身技术能力很强,对某些特别熟悉的技术原理讲到透彻,也会出现和客户争辩,论证出谁强谁弱,突破这关基本就能胜任售前工作了。
3)至于第三、四、五阶段算是售前进阶内容了,需要大量的售前工作历练,去培养如何逻辑化,体系化的阐述产品和方案,强逻辑性说吹水能力等。
听和说,一个输入一个输出,研发在平时工作中,多去观察公司售前或者项目经理的沟通、表达及思考方式,感觉不理解或者思维方式不同的就记录下来,珍惜每一次和售前去拜访客户的机会,好好观察前端人员在客户端沟通方式。切记按照客户话术去讲,察言观色,当客户对你讲解内容不感兴趣时候,要及时停止,多向对方去提问,不要想当然。
3、读:产品阅读能力,客户现有痛点,其他竞品参与程度
阅读学习技术报告,行业报告能力是研发的强项,建议多阅读英文材料,多积累前沿技术;
由于研发负责落地,必须100%搞懂技术细节,不能有错误。但作为售前需要转变阅读方式,从全懂到50-70%熟悉,甚至很多需要囫囵吞枣,当需要特定技术时再钻研补上;另外研发较欠缺的是竞品熟悉,需要多积累友商产品功能特性,招标参数及宣传点。
4、写:方案编制能力,演讲材料编制能力,投标技术材料输出
售前工作有半数时间在编制方案,或文本或PPT材料,所以文档写作能力是最基本要求。
研发人员通常会参与文档编制,或者产品、研发文档,偏指导说明型;而售前文档多为项目前期的文档报告,战略性,概要性,粗粒度的,相对比还是有不少差距。
比如:甲方项目立项文档,项目选型规划文档,设计方案,项目概预算,投标文档等,所以对于研发在积累技术的同时,多阅读行业报告,多写读书笔记,多整理前沿材料,定期总结,参照公司历史资料,熟悉客户前端文档应该如何编制,建议定期做文字输出,比如开公众号,创建技术博客,上知乎写专业回答等,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项目招投标知识,可通过理论联系实践,转岗后全程跟项目并结合相关招投标法律法规进行深化学习
对于售前输出的PPT材料,需要平时多制作输出,多炫不是追求,重点是逻辑性,体系化,结构化的阐述思想,架构设计,技术方案等,摸索公司以往的材料输出角度,独立完成的材料,在讲解阶段就会游刃有余。
读和写,一个输入一个输出,研发要多进行输出,提升逻辑化,体系化的阐述产品和方案的表达能力。
5、动手能力:演示能力,客户场景设计能力,行业场景设计能力
动手能力是研发和实施的强项,注意演示的内容需尽量覆盖客户需求点,但客户是否买单,demo并不是最关键的,注意加强对客户场景设计,行业场景设计能力,从顶层架构去把握跟进的项目。
6、知识面:行业背景,实际项目经验,专业技能知识,新兴技能掌握能力
售前岗位需要的是 “T型”人才,更多是需要知识的广度,只有广泛的知识面才能应对客户现场的挑战,不怯场,不慌张。当然不是说深度不重要,而是从事售前进阶要求,行业售前需要强化,还要注意项目的界限划定,对于实现成本较大的需求,该挑战客户就挑战,当遇到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客户,技术纠结点该示弱就示弱,不需要分出个你对我错。
总结归纳下,研发转行售前要过的关卡有:1、表达能力 2、听需求能力,3、业务知识T型,全面性,4、动手能力等。按重点比例排序:说25%,听25%,读和写25% ,知识面15%,动手10%。
二、非业务能力,软技能
人情世故:情商,如何管理好项目中销售,客户;公司内领导、研发、实施及运维各个团队的需求。
教育背景:年薪30万以上,基本都是本科起步
项目管理技能:比较优秀的项目管理技能,特别熟悉买方的采购流程,懂得项目关键时间节点。
学习能力: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已有技术的掌握能力,新老技术组合产生的商机
抗压能力:大心脏,能够抗住客户现场的压力,能够顶住业绩指标的压力
形象及行为举止:客户现场你就是公司技术能力输出的代表,一言一行就是代表公司的能力
1、研发因长时期和代码打交道,较少和客户打交道,对项目中的一些人情世故认知较浅,对内,对外沟通能力需要提升。
2、教育背景,学历是敲门砖,一般中等规模公司老板讲究性价比,招聘的员工看重能力,研发人员较年轻,工作年限较短,学历一般;虽大专毕业也可从事售前,但建议最好是本科起步,毕竟很多500强招聘售前需要211/985的本科,研究生最优。
3、项目管理技能,规范的研发人员基本都熟悉软件项目管理,无论是传统开发、敏捷开发,还是DevOps研发运维一体化开发,都会使用开发的辅助工具,比如Trello,Kanban,Confluence,Jira,禅道等专业项目管理工具。如果感觉缺乏项目管理知识,可通过考取软考,PMP等证书,增强体系化的项目管理技能(特别是甲方项目管理过程)。
4、学习能力是研发的强项,俗话说,技多不压身,掌握的技能越多,人的价值才越高,但研发需要从纵向思维转变售前的T字形人才思维,想办法弥补横向领域知识,达到融会贯通。
5、抗压能力,研发经常会背黑锅,但是转岗售前工程师后,需要分清楚锅的类型,才能选择什么姿势去背。研发人员面对问题第一反应是推责任,而不是解决问题,建议不要太早的去表态,多听,并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此外面对客户现场的冷嘲热讽,客户的爱理不理,也要坦然面对。
6、形象举止,研发人员穿着都比较随意,建议尝试多穿半休闲装扮,少穿运动装吧。这提升过程,只能靠自己努力了,或者多观察销售的衣着,想要做资深售前,咨询顾问,终极目标年薪100万+,个人形象还是很重要的。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资历越来越深,精力却越来越差,研发是青春饭已经是共识,性价比不如年轻人来的实在。众所周知,越难替代的岗位,价值越高,毕竟核心研发人员数量有限,能够升级到研发管理更是凤毛麟角。
如果可以像国外40-50岁依然可以快乐的编程,当然是极好的,但从目前国内的情况,加班,996貌似都成常态了,所以通过转做售前或者咨询顾问,年龄不但不是减分项,还会因为经验的积累价码越来越高,工作强度也适中,拿着体面的薪水甚至可以工作到退休。
很直白说,主要是两者之间的薪水天花板不同,大部分企业虽然是技术导向,但其实是商业导向,就是谁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多,谁能给企业带来收入,谁的薪资天花板高,目前来看高级开发和高级售前薪资差不多,但劳动强度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
研发转售前天然具备优势,技术能力过关,能够以专家的视角去展示技术,但是需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软技能,影响客户;比如沟通、表达、团队合作,冲突应对的能力、分析能力和情景能力,锻炼领导能力,平衡各种利益相关方的能力等。
项目管理协会(PMI)推出的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考试认证已成为全球公认权威的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认证,PMP认证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广泛的专业认可。
PMP证书作为项目管理专业人士的重要标志,是每一位项目经理职业发展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证书。该证书在众多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中被认为是项目经理岗位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许多重大项目招标中项目经理人员必备的资质证明。PMP证书,被誉为与MBA、MPA齐名的全球三大管理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