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S分解过程
1、什么是WBS?
英文work breakdown structure,翻译成中文叫工作分解结构。
为什么需要工作分解结构?WBS存在的目的就是让复杂的项目工作变成简单的可以管理的工作。
来看书上的定义:分解是一种把项目范围和项目可交付成果逐步划分为更小、更便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技术。工作包是WBS的最低层的工作,可对其成本和持续时间进行估算和管理。
所以工作分解结构,是把项目的工作分解为一个一个工作包,通过管理工作包来实现对项目的管理。
2、那么分解有哪些原则呢?
首先,要定义分解的第二层应该如果开展。定义好第二层之后,接下来就可以进行一层又一层分解。那这个分解到什么时候结束呢?对于分解来说,也是规划过程组的工作,所以需要遵循滚动式规划的方式进行开展,也就是说近期工作的分解和远期工作的分解程度应该是不一样的。
我们先说近期的工作,对于近期的工作,分解的工作包需要能够管理,所以不能太粗糙,也就是说工作包的工作量不能太大,那多少算大呢?我们这里的原则是不能超过80小时,超过80小时就不容易管理,因为工作太大很难进行管理和控制。那如果分解的很细呢?比如分解为4个小时,太细了是有好处的,更容易进行管理和监控,但是分解的很细会有另一个问题,PM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管理和跟踪,增加了管理的工作量,让项目管理的工作变的琐碎。
再来说远期的工作,对于远期的工作,工作包分解的原则是确保工作没有遗漏即可,不需要做详细的分解,因为远期的工作会有各种不确定性导致现在的分解可能无效。比如一个特殊设计的冰箱,测试和验证工作可能需要进行多次,因为谁都无法保证产品测试没有问题。一旦出了问题,可能需要更改设计,但是更改之后就一定没有问题了么?很难确保。想这种工作就无法分解,只能在产品设计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才可以对测试进行详细的分解。但WBS分解工作需要确保的是分解后的工作全部加起来等于第一层的项目工作。这个原则叫100%原则。在麦肯锡咨询公司,给这种分解的原则叫MECE。全称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3、我们总结一下,在做WBS分解的时候,有几个原则:
1)100%原则:既无遗漏,也不多余。
2)4-6层原则:确保详细程度适当。
3)80小时原则:工作包的工作时间不超过80小时。
4)滚动式规划:远期的工作先不分解。
5)团队成员参与WBS分解
4、讲完了WBS分解的原则,我们再来讲WBS工作具体应该如何开展。
1、识别和分析可交付成果及相关工作;这是WBS分解工作的第一步,识别和分析非常重要,在贸然进入分解之前,先识别项目的工作范围和可交付成果,并分析这些可交付成果的特点,然后再决定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分解。比如对于招投标交付型项目,时间非常重要,这时候就采用生命周期作为第一层,如果是开发产品,要把可交付成果作为第一层更为合适。
2、确定 WBS 的结构和编排方法;这时候根据前面的分析,确定WBS应该采用何种结构和编排的方式,包括WBS应该分几层,都在这个时候确定。
3、为 WBS 组成部分制定和分配标识编码;这一步是在做具体的分解工作,分配标识编码工作很重要,一定不能遗漏。有了编码,工作就具有了唯一性。更利于识别和分析。
4、核实可交付成果分解的程度是否恰当。这一步相当于检查。在完成工作之后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项目管理协会(PMI)推出的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考试认证已成为全球公认权威的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认证,PMP认证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广泛的专业认可。
PMP证书作为项目管理专业人士的重要标志,是每一位项目经理职业发展生涯中不可或缺的证书。该证书在众多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中被认为是项目经理岗位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许多重大项目招标中项目经理人员必备的资质证明。PMP证书,被誉为与MBA、MPA齐名的全球三大管理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