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团队更好地合作,建立团队默契
作为一个团队领导,需要做的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让一群性格各异的人,在工作中相互合作、达成共识了。一个没有凝聚力,甚至每天勾心斗角的团队,即使个别人表现优异,也必然做不出令人满意的成绩。
对此,本文提供了四步法供大家参考。它们分别是:团队评估——重新定义团队——共启团队愿景——团队协同。
一、团队评估,为团队把脉
新上任为团队主管在发现组员综合表现不理想后,通常会考虑自己是不是应该提早招兵买马,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作为新任领导,不能只看到问题,还得看到团队的优势和获得过的成果,并且要表达对他们贡献和成果的珍视,否则,他们必然会疏远你。而且,“急于为自己招兵买马”是非常危险的举动,新经理自己还没有在公司建立起个人信誉和威望就急于这么做,很可能被认为是对公司现有人才水平的不满。这时候,最好开始设计团队成员的评估表,为团队把把脉。过程没有太复杂,分两步走,先确定前提,再对号入座。
第一步:团队中三种人一定不能要
1、不成熟的人,喜欢怨天尤人、搬弄是非,似乎所有人都亏欠他,这种人会影响所有人的情绪。
2、不认真的人,态度决定一切,态度认真的人也一定是有责任心的人,不认真的人会严重干扰项目的进程。
3、不职业的人,光说不做,永远抱怨事情没有解决,但从来不去解决或者想怎么解决,这样的人不仅自己不成长,还会影响团队的成长。
第二步:团队中需要三种人
1、领导者
2、骨干员工
3、辅助员工
要知道,一个好的团队肯定不能全是高手,优秀的团队一定是由少量的高手和一群好手组成。领导者是团队的核心,骨干员工是团队的战斗力,辅助员工是团队的执行力。
二、重新定义团队,打造团队的一致性
打造一支卓越的团队,首先要做的是打造团队的一致性。这需要和团队成员沟通,明确团队成立的价值所在,统一认识,提升凝聚力。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充分熟悉公司环境和上下级同事后,做一次公开的就职演说,介绍自己的职场经历、个人生活、管理风格以及未来的工作方向。
2、给团队成就感:明确团队目标,告诉大家团队是一支球队,大家在一起是为了赢球。
3、给团队归属感:建立学习型团队,定期学习、研讨或团建,让员工不断成长,有所成就。
4、领导者要成为团队的典范。
5、明确向团队成员表达和分享团队愿景。
三、共启团队愿景,每个团队都有梦
愿景就是一幅描述美好未来的图景,然而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了,成了职场当中最抽象、用得最多,也最容易被误解的一个词。如果仅仅是拉着大家开一个会,很可能只是走个过场,憋出一个“假愿景”。
共启团队愿景的一个可操作的方法就是“团队愿景引导工作坊”。可以先结合当下现状,设计一份工作坊流程表。设计好后,集合团队成员开一个轻松愉快的“团队共创工作坊”会议。会议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共信
工作坊规则共识及成员介绍。在白板纸上跟大家一起制定工作坊的规则,提醒大家共同遵守。例如:分享自己的经验并对他人意见保持中立;多使用“是的,而且……”话术,先肯定再补充。接下来,团队成员轮流自我介绍:自己的入职经历、星座、兴趣爱好、个人成就、天赋,以及可以为他人和团队做出什么贡献。
2、建立共识
大家用卡片式头脑风暴的形式迅速书写着:
1、我们是谁:我们团队为什么而存在?
2、我们在哪儿:我们团队现在的样子是什么?
3、我们要去哪儿:未来的目标、方向以及成功的样子是什么?
3、开启共创
书写愿景卡片。根据前面分享的内容,再结合自己的理解,每人按照要求,书写5张以上团队愿景关键词或短语卡片。愿景要求如下:
1)可想象:一幅描述美好未来的图景。
2)可达到:目标具体、可实现。
3)有吸引力:让人愿意为之努力。
4)具有灵活性:愿景能够适应环境变化。
5)易传播:几句话就能阐明。
卡片上墙并分类。根据卡片内容,将相同类型的卡片摆成一列,拿掉重复的卡片。然后汇总卡片的同类内容,将汇总共识写在愿景树上。
4、制定优先目标清单
愿景必须伴随着一系列可掌控的优先目标,坚持完成这些优先目标,团队才能实现愿景。
四、团队协同,释放团队最大的能量
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才能更好地与其合作,建立团队默契。可以买份DISC行为风格测评分发给团队成员,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人际互动中的行为风格、优势及盲区,并迅速、有效地判断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风格偏好,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
D、I、S、C四种行为风格类型的含义分别是:
D(Dominance)型:掌控型,关注事,行动比较快,目标明确,关注结果;
I(Influence)型:影响型,关注人,行动比较快,善于调节氛围,风趣幽默;
S(Steadiness)型:沉稳型,关注人,行动比较慢,乐于配合,善于倾听;
C(Conscientiousness)型:严谨型,关注事,行动比较慢,思维严谨,追求卓越。
行为风格无好坏之分,通过DISC,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彼此,了解到每个人行为风格的不同,从而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强项,达到团队成员1+1>2的合作效果。
对于团队领导来说,只有充分了解下属,才可以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以下是针对四种不同人才的具体沟通建议和激励手段:
1、掌控型:
1)沟通建议:沟通简明、扼要、直奔主题;给予选择权和一定的自主性;谈论战略、目标、解决办法、行动计划之类的宏观话题;指出你将如何帮助他们达成目标。
2)激励手段:时刻支持他们的目标,赞扬他们的效率;尽量少干预,给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做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先找出完成工作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影响型
1)沟通建议:表达尽量口语化,灵活、幽默,营造轻松的氛围;少说多听,给他们时间说话,并对其给予关注和兴趣。
2)激励手段:提供愉悦的工作环境;多鼓励,多认同,让他们感受到重视和尊重;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和他人分享感受的机会。
3、沉稳型
1)沟通建议:力求营造友善的环境氛围;讲话时放慢语速,面带微笑,亲切友好;讨论问题时要涉及人的因素;肯定其对集体的重要性。
2)激励手段:提供稳定的工作氛围;支持他们的工作,对于他们的认真态度和敬业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多关心工作以外的事,如家里的情况等。
4、严谨型
1)沟通建议:他们喜欢按程序办事,所以沟通前最好有书面通知或者提前预约,并将议题罗列出来,并配以数据、图表、符号、附件说明等;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展示可靠性,重视高标准。
2)激励手段:请给出明确的、透明的规则和指示,按规章办事;赋予权力的时候,一定匹配清晰的职责和结构;对其专业性给予尊重和认可;任务流程尽量准确,不要变动,如果有变动要提前告知。
针对四种不同人才的具体沟通建议和激励手段了解了彼此的行为风格后,让每个人都很自然地打开自己的内心,把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从而帮助大家更好地达成合作,建立团队默契。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已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认证考试机构。
PMP的报考所需条件如下:报名考生必须具备35小时以上项目管理PMBOK学习或培训经历,并出示相关证书复印件。
1.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36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2.不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
PMP认证不分行业,适合任何领域行业的项目,是通用的项目管理理念。在自我提升、晋升、加薪方面都会对你有所帮助。PMP证书不受行业限制。不管是IT、建筑、制药、制造业,还是电信、金融、通信领域,PMP证书都受到广泛的高度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