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做项目管理最痛苦的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日期:2021/3/2 ]

恒佳PMP培训中心

1、需求管理
需求是任何一个项目的源头,没有需求管理,项目管理不可能成功。可见需求管理的重要性,恰恰是因为需求管理很重要,以及项目本身不确定的特点,才使得需求管理成为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第一大难点。

需求管理难的两大原因:一是在项目启动之初,如何透过产品需求深度理解业务目标;二是在项目执行阶段,需求的变更控制很难。

项目最大的问题是需求变更多,如果只是一头扎进流程中去,反而浪费时间,所以我们尝试去分析这些变更的原因,看看是否能在源头堵住变更。

经过判断,发现相当一部分变更是因为需求设计不够健壮或交互对需求的理解不到位,在后续的阶段才发现,进而开始修改或新增需求。

2、相关方管理
随着在项目管理这条路上越走越远,项目经理慢慢地会从管事到管人进行过渡,这个过程需要顺势而为。

当你在项目中遇到不同的事情时,深入思考就会发现,事情处理的背后还是人,那么管事的本质上还是对人的管理。

当你负责的项目越多,遇到的事情就会越多,思考的就会越多,这时你会慢慢发现对人的管理是最难的。

具体来说:向下管理,保持团队的激情和斗志往往是最难的;向上管理,搞好核心相关方(管理层)管理、取得管理层的高度信任,并让他们满意往往也是最难的。所以,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第二大难点是对相关方的管理。

3、沟通管理
项目经理是一个中间层岗位。俗话说,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其实对项目经理来说,面对沟通的传递,也是不同人有不同的见解。

所以,项目经理最痛苦的是不被理解,对上向领导汇报项目,总被问能不能按时完成,成本能不能降。对下给下属置任务,资源不够的时候下属会传来质疑的眼神。

那么项目经理应该怎么很好的面对并解决这些已经出现的问题呢?

1、解决压力
遇到了困难,首先要认真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技术性的,还是资源性的,是自己力所能及的,还是需要对外求助解决的。多数情况下,我们遇到的问题都是有解的,通过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破解难题,从而化解压力。

在面对问题时,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客观正视自己的能力,力所不能及时,要主动向他人求助,说明自己的困难和需求,争取获得帮助和支持。

2、中断压力
中断压力,是指在面临压力事件时,暂时将难解的问题搁置。这段时间可以做一些其他相对更容易、更轻松的事,或者干脆休息一下,让自己的身心暂时离开那些导致压力的事情。

中断压力,既可以让自己的头脑、身心得到些许的休憩,有助于理清思路,还可以给问题本身留出一定的发展时间,静观其变,也许会得到好的转机。

3、转移压力
项目经理要善于授权,将自己的压力分解到其他相关成员身上。这种基于了解和信任的授权不是“甩包袱”,有助于激发出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另一种压力的转移,就是倾诉。当我们遇到困难、感受到压力时,如果能找人倾诉出心中的焦虑、困扰,也有助于缓解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4、放弃压力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取舍的问题,对于这种压力,就要采取放弃的原则,不能兼而取之,就要果断放弃。

如果压力问题实在超出了自己的应对能力范围,就应当果断做出取舍的决断,不让过大的压力继续干扰自己的工作。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已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认证考试机构。

PMP的报考所需条件如下:报名考生必须具备35小时以上项目管理PMBOK学习或培训经历,并出示相关证书复印件。
1.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36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2.不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