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管理,与项目成功息息相关
需求管理普遍被认为是项目管理之前的工作,不属于项目管理范畴。但从事过项目管理的人都知道,需求是否清晰,项目输出是否与需求匹配,项目团队对需求的理解是否彻底,都与项目能否成功息息相关。
在项目启动之前,彻底了解清楚客户的需求很关键,此点已经被大家所熟知,但同时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和客户彻底沟通,去获取客户潜在的需求,思考哪些可能是客户没有讲出来的需求。
1、潜在需求管理案例
一家电信公司中标一个重大工程,该工程是甲方年度重大项目。电信公司也非常重视,投入公司的核心骨干进行项目研发,按时按质完成任务,而且将设备小型化,使得原本需要的工程面积缩小了60%。
到了剪彩那天,来了很多新闻媒体,但甲方却不高兴,项目团队都很奇怪,不是各项指标都达成了吗?
后来了解,问题就出在小型化上,这是一个年度工程,但小型化后,整个系统显得非常“袖珍”,几千万元的投入就做了这么个“小东西”,毫无气势,使得整个剪彩现场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可见,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是多么重要。
2、潜在需求获取不简单
潜在需求不是简单通过沟通就能获得的,因为有很多问题影响需求收集。对于客户而言,很多需求不适合讲,也不愿意讲,讲出来就可能要承担责任或承担一些潜在风险,这就很考验项目团队如何去识别。
客户即关键相关方,通过相关方管理工具,我们可以做好相关方的痛点识别。常用工具是相关方登记册,它能记录相关方的有关信息。获取相关方需求使用最多的方法是需求调研,它有助于了解相关方想从项目中获得什么。
3、潜在需求获取的窍门
对于收集潜在需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相关方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相关方所在的工作区域最近是否有什么烦心的问题,尤其是最近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的问题?
二是相关方的职位及职位特点,相关方的工作状态及其年龄等,也会决定潜在需求。
三是相关方的上级对其业绩考评导向是什么?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是什么?
四是与相关方沟通过程中,他有无特意强调什么?尤其是不断重复的话题,即使没有正式写入工作说明书(Statement of Work,SOW)的,也极有可能是相关方关注的。
五是假设按照目前项目方案,实现后,能给相关方带来什么?是否已经达到极致?达不到就还有调整方案的余地。
当然这些不足以完全识别其潜在需求,因为潜在需求的识别,不仅靠方法,还得靠丰富的经验,以及对项目环境的认知和掌握。
PMP指的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它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目前,已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认证考试机构。
PMP的报考所需条件如下:报名考生必须具备35小时以上项目管理PMBOK学习或培训经历,并出示相关证书复印件。
1.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的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4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6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36个月。(在计算项目管理月份时,所要求的36个月是不重叠的、单独的。)
2.不具有学士学位或同等大学学历或以上者,申请者在五大项目管理过程中至少具有7500小时的项目管理经验,并且,在申请之日前8年内,累计项目管理月数至少达60个月。
PMP认证不分行业,适合任何领域行业的项目,是通用的项目管理理念。在自我提升、晋升、加薪方面都会对你有所帮助。PMP证书不受行业限制。不管是IT、建筑、制药、制造业,还是电信、金融、通信领域,PMP证书都受到广泛的高度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