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项目经理,需要练就哪些基本功?
“担任项目经理4年之久,为什么我做起项目来还是束手无策,如此痛苦?”这是我最近收到的一条私信。
项目具有临时性、独特性和渐进明细的特征,想做好项目,管理好项目团队并不容易,这是我们对项目管理最基本的认知。但项目经理做了几年项目后,面对一个新项目依然会感觉束手无策,问题究竟出在哪?
很显然,问题的本身不在项目本身,而是起因于项目经理基本功的不足。接下来,我们围绕项目经理基本功这个核心主题,一起聊聊项目经理如何才能强化基本功。
什么是项目经理的基本功? 从抽象的概念来看,项目经理的基本功,就是项目经理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但从工作角度出发,简单的定义似乎支撑不起基本功的内核。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结合案例来说明。
小王是某家互联网企业的项目经理,兼顾几个项目是常有的事。手拿多个项目,项目资源紧张是必然的,那么合理的资源分配就非常重要了。为了做好这一点,小王发起了“需求前置会议”的流程,为了保证会议高效进行,针对会议做出了两个文档,并发给参会人员。
文档一:对会议目标进行“翻译”
开会时,人越多、角色越多,控场越难。为了确保能够快速且准确地锚定“会议核心”,小王从业务角度出发,对会议目标进行了“翻译”,明确重要性:①会议是什么?②为什么要开这个会?③为什么现在开?
文档二:对讨论的内容进行确定
将项目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详细列出,针对所列问题写下自己的初步想法。参会人员再根据这份文章提出自己想法,会议上集中讨论。
这样看起来一个不起眼的工作环节,但的确体现了项目经理的基本功。一方面,小王知道这个阶段紧急且重要的工作是什么,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另一方面,开会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小王提前框定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就能避免“走过场”的无效会议。
结合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将基本功理解为贯穿于工作全环节的底层工作逻辑,包括流程、工具、方法、技巧和个人经验等,它能够帮助你抓住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率及成功率,还能一直指引你做正确且能落地的事。
从工作的角度来说,所谓基本功,都是项目经理必须要学习和练习的东西,它包含但不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技巧。
这种基本功的训练,一定要经过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它不是你看几篇文章、听几节课就可以应用自如的,它必须经过练习、反思、实践,才能真正地吸收和应用。项目经理的基本功到底是什么呢?
一、准确管理项目目标、路径与资源
1、管理目标的能力
不少项目经理都有这么一个通病,即拿到项目就开始干,而不是第一时间对项目目标进行思考。
不管你是资深项目经理还是新手项目经理,拿到项目后,第一时间要对整个项目目标进行思考。目标一定是项目管理工作中的第一思考要素,因为不是所有的项目目标都是合理的。
在项目需求不断更新变化的情况下,项目的成本、质量和时间这三个维度是相互制约的,只要调整其中的任意维度,另外两个就会被影响。因此,对项目目标进行管理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也是项目经理的必备能力。
2、规划路径的能力
规划路径,就是计划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就像开车一样,到达目的地路径有很多种,但每一种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是不同的。项目经理置身于项目管理中,就要规划项目的思路。
很多项目经理没有应对风险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总是依靠多年做项目的经验,当不同的项目中遇到不同的问题时,就容易变得束手无策,其实这是缺乏应对思路的表现。
作为项目经理,我们对信息的接受力要更强,要有更多的探索能力去发现,才能打开做事的思路,从而规划好合理的路径。
3、将资源价值最大化
每个人的资源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找到资源的最佳效用,实现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要有择优思维。
实际项目中,每个项目经理遇到的场景也会有很大差别,就算同样场景下也没有标准答案。择优思维,就是项目经理从整体出发,搞清楚项目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对项目本身进行综合评估后,再做出抉择。
二、管人的能力
“管人”二字的字面含义很简单,但实际过程中很容易被人曲解成“控制”。如果我们真以“控制或命令”的方式去管理团队,最终的效果势必是“不得人心”。
项目最大的特征就是具有临时性,团队成员也是为完成特定目标,而聚集在一起的“临时搭档”。项目经理作为临时团队的负责人,既要处理好项目中的大小事务,也要保证项目目标不偏离航线。
因此,管人的能力更准确的引申表述应该是:引导、影响他人。如何达到引导、影响他人的目的呢?大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1、技能硬
结合项目管理工作的特性,我们将可以硬技能理解成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
先说业务能力。我们从项目管理成功的标准来看,完成交付是项目成功的标志,不仅考验管理能力,同时也考验技术能力;既追求产能和效率,又考核产品质量的高低。
这也就要求项目经理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游刃有余的专业能力,也需要面面俱到的沟通协调能力。从项目风险把控、预防,进度控制再到团队管理,这些业务硬技能始终贯穿于项目各环节。
再说学习能力。放在时间长线里看,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始终都是在进步的,在未来某天它一定会被前沿模式所迭代。对于项目经理来说,光满足于现在所拥有的硬技能,并不足以应对将来的变化。因此,较强的学习能力也是项目经理必备的一项硬技能。
2、能预判
为什么项目经理要能预判?从项目管理工作层面来说,预判就是对整个项目的谋划能力;从团队管理层面来说,预判也是知人善用的整合能力。
就像斗地主,有时牌好不一定能比得上牌顺,只要会组合牌,就有机会打赢对手。同理,一个项目团队成员各有其优缺点,项目经理如果清楚知道各成员的技能,能预测这些技能搭配与组合的效果,那么项目成功率将大大提升。
3、会影响
从引导注意力和思维方式的角度来说,用说教的方式来改变大家的行为,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所以,影响不是让大家去说教、讲大道理,也不是强行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态度或体验,而是改变当事人头脑中的“工作重点”。
想做到润物细无声地影响他人,我们可以借鉴《横向领导力》中讲到的三个技巧:①提出开放性问题;②和别人分享你的想法;③做示范行动。
三、深度复盘
针对如何做好深度复盘,本文给大家推荐一个经过实践的可行方法:回顾目标—拆分节点—关键节点—节点剖析—专项击破—执行清单。
1、回顾目标
从接触项目的第一时间开始回忆,包括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全过程。
2、拆分节点
找出项目的大节点,再通过大节点层层拆分小节点。比如,启动阶段(项目计划、需求会、供应商沟通等),测试(交付标准、测试所需文件、软件),交付(团队协作、项目汇报等)。
3、关键节点
回忆拆分节点的同时,锁定需要重点击破的关键节点。比如,发现某节点出现问题最多的部分;预测目前通过有计划的行动,可以提升的部分等。
4、节点分析
按照拆分的每个小节点,从哪里好、哪里不好、该注意什么、有哪些启发等方面,分别进行深度分析。
5、专项击破
就专项击破的重要节点,找出原始资料,专项细化分析,并首先落实到可执行的任务清单。
6、执行清单
将在分析过程中的任务清单关键词进行整理,总结成总任务清单,能附上时间节点的附上节点。
需不需要复盘,相信此刻大家已经有了答案。对项目的复盘,并不是简单地罗列自己干了多少事、做出了哪些成就,而是通过复盘的过程,带动我们思考与分析,找到项目的不足之处,再针对这些不足,以节点推演的形式,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达到专业沉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