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项目经理如何来评估团队成员的能力

[ 日期:2022/10/26 ]

恒佳PMP培训中心

在开始讲这个主题的时候,我想一个问题:大家认为项目经理在项目团队中需要评估团队成员的能力吗?如果需要评估,如何来评估?从哪些维度来进行评估?

不知道项目经理朋友们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亦或者说,项目团队都是老板/领导定的,项目经理只管安排和跟进具体的工作,团队成员能力的问题,都是有职能经理专门评估的。

不可否认,在很多矩阵式的组织架构下,团队成员都有各自的职能经理,团队成员的选用、能力评估,都是由职能经理来做的事情,似乎并不需要项目经理去参与什么。

现实情况可能确实如此,但这并不代表着项目经理不用去熟悉团队成员,对团队成员能力进行评估。要知道,项目经理是一名整合专家,整合的核心就在于将一帮牛人资源,整合到一起,为项目业务目标而服务,去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项目经理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而是要主动去了解和掌握团队成员的能力情况,以便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更好的知人善任。

这点也符合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找到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既如此,如果对团队成员的能力都不熟悉,也不知道怎么去评判,如何来找到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呢?

一、判断能力要有标准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亦或是其他场合,遇到我们认为好的事情时,我们是不是会习惯性地说,某某某能力好强啊,这个人好厉害呀。诸如此类。但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当我们说某某能力好强时,似乎都忽略了,是做什么能力很强。

比如,我是羽毛球业余爱好者,对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比较熟悉,当别人问我,林丹是不是很有能力的时候,我可能会说,在羽毛球这个领域,林丹是非常有能力的,羽毛球世界冠军全满贯。但乒乓球,篮球,林丹就不见得了。可见,如果偏离了干什么,其实是没有办法很好地评价他人的能力的。

那么对于项目团队来说,也自然是如此的,我们要去评估团队成员的能力,首先就是要确定标准,确定是做什么。以游戏项目为例,策划(产品)、开发、美术(UI、2D、3D、动作、特效、地编)、测试,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能力要求。

再细化到每一个岗位,不同的角色之间,也有具体的分工,比如产品团队,有些成员系统架构很强,就可以重点安排去做系统策划案;有些成员数值很强,就安排做数值的工作;有些运营能力很强,就安排做运营方面的工作。

再比如开发团队,有些成员对版本性能方面有研究,就可以着重安排处理性能优化相关的工作;有些成员基础建设类的,工具相关的能力很强,就可以安排这方面的工作。可见,作为项目经理,在安排具体项目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定义清晰的目标,界定做什么,然后根据具体的任务,安排能力匹配的团队成员。

二、判断能力的三个要素

有了标准之后,要进一步判断能力,可以从三个要素来进行判断:

1、第一个要素:知识

知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对于一个项目来说,通常能够选派加入到项目中来的,在知识方面,都是具备的。尤其是现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即便是一个全新的项目,之前没有接触过,通过短暂的学习,也是可以具备这方面的知识的。

团队成员是否有相关的知识,是决定了其是否知道如何做,以及能不能正确评判对与错。如果是缺乏相关的知识,很大可能是不知道如何去开展工作。

比如,小明在成长为技术骨干时,在技术方面是有能力的,也是非常优秀的,但转向管理岗位时,缺少必要的管理知识的培训,小明一开始在管理岗位不知所措。这就是典型的缺乏管理知识培训所导致的管理能力的缺失。这点在很多技术骨干转项目经理的时候,缺乏项目管理的知识也是非常常见的。

基于这个要素,也给很多管理者或领导有一个警示,当需要提拔某人走向管理岗位时,要有一个过渡,要做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在掌握了管理的基本知识之后,再去实际地进行新的岗位考核。

2、第二个要素:经验

经验这个词,是我们常常提及的,比如某某有全项目经历;某某有全项目经历的体验和复盘、总结,形成了自己的管理套路和系统思考。

不难看出,经验可以拆分为经历和体验。经历很好理解,就是实实在在地做过,或者做过类似的。而体验并不是简单的走过场,体验更聚焦的是在整个经历的过程中,是否有进行复盘和总结。

如果我们安排某项工作,只是判断团队成员之前做过类似的项目,但该成员并没有对过往的经历进行复盘、总结和提炼,是不一定能说明该成员是具备这方面的经验的。

只有亲身经历了,并且在经历中有所反思和复盘总结的才是经验。所以,我们常说,在企业里面,看的不是资历(经历),看的是能力,实际更聚焦的是,看的是否有将自己过往的经历进行复盘和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能力的。

因此,要判断团队成员是否有能力,除了知识以外,就要问一个问题,他是不是真的做过,做过了,就有经验,没有做过就没有经验。

比如,小明作为开发人员,他上一个项目是负责战斗系统的,在新的项目中,具体到工作安排时,参与到战斗系统里面是最合适的。再比如,策划负责数值的,新的项目或工作安排,也自然是继续负责数值体系相关的工作。

关于经验,有一点我们是需要警惕的:职场上经常会听到,我有10年工作经验,但事实上,不少职场人是一项工作经验用了10年。

所以,作为项目经理的我们,也要警惕经验带来的影响。项目经理是天生的改革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需要不断的且持续的学习,与时俱进。要能够根据负责的项目,项目团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思路、方法和策略,避免被经验所束缚。

3、第三个要素:技能

技能,是团队成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是指掌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它包括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前者是借助于有关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经过练习和模仿而达到 “会做” 某事或 “能够” 完成某种工作的水平。后者则要经过反复练习,完成一套操作系统已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根据技能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运动技能和心智技能。

初级技能就是说会做某事或能够完成某种工作是水平;技巧性技能就是经验丰富,能够把事情做到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事情交给某某做很放心,某某可以做的很到位。所以,判断团队成员的能力,技能是非常关键的要素,那怎么来判断团队成员是否具备相关的技能呢?

1)从工作的目的和标准入手。要判断团队成员是否具备某些技能,首要的还是要讲清楚工作的目的和标准。也就是我们第一部分讲的,判断能力要有标准。每一项工作都有每一项工作的标准,不能去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团队成员的能力。

2)多观察哪些成员做事情的时候是讲究方式方法。这个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比较难,但项目经理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细心的去观察,哪些同学善于思考,哪些同学时常会提出不一样的观点。这些都说明是有去思考的,而不是机械性的等待工作安排。

3)借力看技术和技巧。技术和技巧是指的团队成员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实际能力体现。这部分初始的时候可以借力来看。也就是和其职能经理沟通交流,了解详细情况。毕竟每位职能经理在招人的时候,都是按岗位职责要求和能力要求来招人的。

4)还可以看团队成员面对压力时的承受能力。不可否认的是,我们项目团队中,有一些成员会迎难而上,积极地承担重任,也有一些成员会逃避,明明力所能及,却不敢承担,害怕担责,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三、避免陷入意愿的误区

作为项目经理,在团队开始组建的时候,就要有这样的意识,逐步去通过事情的推动和完成情况,判断团队成员的能力要求。这里其实也是对项目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团队成员每个人的能力有一定的了解。

这里有两个小tips来帮助项目经理更好的掌握团队成员的能力:

1、和团队成员的职能经理,做充分的沟通和了解,熟悉每个团队成员的能力边界,以及做事的方式和优点;
2、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看团队成员具体完成工作的结果情况,包括完成工作的质量,时效,以及解决问题的效率等多方面,形成记录后,阶段性的进行比较。

但这里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不要陷入意愿高的误区里面,意愿或者换个更贴切的词叫做态度。我们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有些同学能力达不到要求,但态度非常的积极,而且非常的配合。这种情况下,项目经理在落实具体的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和评判团队成员的能力。

良好的态度这是我们极力提倡的,但要保持客观和冷静的头脑,要综合判断团队成员的能力,来实际的安排合适的工作。一来可以让团队成员积极的态度得到认可;二来可以对项目成果的输出更加有利。

高意愿而低能力带来的后果,三国里面有一个经典案例,就是马谡失街亭。诸葛亮在问谁a愿意去守街亭的时候,马谡这个时候表现出了非常高的意愿,但实际上马谡只是一个参谋,并没有真正领军打过仗,等到了街亭之后,不仅没有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完全照本宣科的按照自己的理解部署兵力,结果被魏军打的一塌糊涂,导致这次北伐失败。

这个典型的案例就是诸葛亮被马谡的高意愿给误导了,没有真正评估马谡的能力,最终挥泪斩马谡,北伐无功而返。

四、帮助团队提升能力

项目经理是团队的管理者,自然是需要在团队的成长过程中,去帮助团队提升其自身的能力。团队能力得到了提升,效能也会相应的有提升。我想是不是很多项目经理心里有这样的困惑,知道要帮助团队提升能力,但似乎不知道从何入手。

那么,当我们知道知道如何去界定、评估团队成员的能力,知道了评判能力的三个要(知识、经验和技能),是不是就有了比较清晰的思路。

1、创造相关知识的培训机会

这点其实并不难促成,现在很多公司,部门,都会有组织学习小组,分享培训。项目经理可以根据项目不同阶段的忙碌程度,给团队创造相关知识的培训机会。

对于一些比较大型的公司,比如鹅厂,是有比较完备的培训体系的,从专业能力到通用能力,到辅助工作完成的能力,包括心理,学习方法等多个维度,基本能涵盖的都有涵盖。团队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岗位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课程,学习相关的知识。

2、经常性的组织团队进行复盘和总结

我们知道经验是包含经历和复盘、总结的。这点项目经理是最简单的方式,也是最容易去帮助团队成员提升能力的。项目在推进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项目经理需要主动的带领团队去做复盘和总结,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和教训,同时形成有效的组织过程资产。

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慢慢的引导团队成员,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沉淀,输出相关的文档。在年终时,还可以开展文档的评选,激发大家的积极性。比如鹅厂的每个月的知识奖评选,我们部门年底的学霸奖评选。

3、以目标驱动并适当提出要求

以目标驱动并适当提出要求,就是针对团队成员专业技能的提升来进行的。之所以以目标来驱动,是因为项目经理是没有正式权力的,所以以目标驱动是比较合理且不会带来抵触心理的。

项目经理可以在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根据细心的观察,给那些有能力一般,但积极性非常高,态度也很好的成员(这类我们称之为高意愿低能力),逐步的增加一些挑战性的目标,并在实际工作完成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以此提升团队成员的能力。

对于高能力高意愿的团队成员,本身的自驱力就很强了,也同样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承担或负责除了自己本职工作以外,负责整个特性小组的工作,提一些管理相关的要求。如果还有对产品感兴趣的,还可以提产品方面的能力要求。

对于低意愿高能力的成员,明确目标之后,要想办法了解低意愿团队成员的心理诉求,尽力满足并激发他们。对于低意愿低能力的成员,必要的可以考虑动用管理的手段,进行优化。

分享到: